第136页

年轻人笑着说道:“孙师傅,要是你自己造车子,自己修修,这些自然是能用的,但是我们用的车轮,都是要求随便两个都能互换的,差一点可不行啊。”

其实他这是有点吹牛了,以现在简陋的生产条件,想任意两个轮子都能互换是不可能的。现在东海商社,只能做到把大量的车轮,按照测量结果,分成几个公差等级,然后派往不同的用途。不光车轮如此,车轴、轴承等等需要配合的部件都是这样,即使同为30直径,但实际造出来的上下偏差能有半个毫米,只能把他们测量分级,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配合方式。就连军队用的火枪,都是按实际口径分成了三个级别,分别给三个营使用的。

这也导致了外包只能到车轮这个级别,不能分别将轮箍、车辋和辐条外包再组装起来,因为误差太大,这么多来源繁杂的零件装不起来,只能由工匠自己一边造一边修一边装,才能做出一整个轮子。最后的成品还要由工坊拿到车床上车两圈,才能得到合乎需要的成品。

孙师傅送来的这批轮子,已经提前将轴承都装了进去。这轴承也是新款,相比于早期直接以石墨为基材的简单粗暴的法子,新轴承是以铜为基材,内部钻上多个小孔嵌入石墨,将石墨作为缓释的润滑剂使用,寿命要长得多,更适合颠簸的路况。

孙师傅摆摆手,说:“罢了罢了。走,春子,去给你师娘割两匹绸子去!”

说完,他去工坊西侧的财务处领了一叠东海储蓄所的不记名存单,数了数没问题后,就把车子暂时留在院子里,带着学徒去了西边的大街上。

这条夯土路虽说修好还没多久,不过由于车来车往,已经有不少坑洼了,前天又刚下过一场小雨,很是有些泥泞。

孙师傅有些皱眉头:“这东海人,占了官府,也不知道好好把路修修,东海关那块都铺石板了,这边连点石子都舍不得用。”

说完,他小心地沿着相对干燥的地方踩了过去,以免脏了他的新鞋子。

他的学徒,那个叫“春子”的,倒没什么抱怨。他们村子里到处都是这样的泥泞土路,有的地方连土路都没有,只是野地,反正他连鞋都没得穿,也没什么不习惯。

过了土路之后,一阵香甜味传来,春子顿时就走不动了。

孙师傅拍了他头一下,骂道:“没出息的!”然后他也顺味道看过去,发现是挂着“刘小白”商标的东海烘焙工坊的招牌蛋糕出炉了。

这时候他的肚子也咕噜叫了起来,毕竟赶了一路车,还没怎么吃饭。他摸了摸怀中的纸券,咬咬牙,掏出三张,道:“罢了,今天你小子有福,咱就买上两斤!”

春子高兴地接过三张二十文的储蓄券,跑到食堂窗口前,换了两包香喷喷的蛋糕和十文铜钱回来。两人站在路边,三两口就把蛋糕吃完,恋恋不舍地把油舔干净,随后走进了商务部开办的供销社中。

供销社里一个女店员见他们进来,连忙笑着迎了上去。这名女店员穿着制服,而且面色红润,身材壮硕,一看就是东海商社的真正劳工,而不是外聘的临时工。

“这位大哥,来买点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