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尤力在旁边闷了半天,这时候开口说道:“三个炮兵连,一共十二门炮,全部划入野战团,只有一个步兵营保护,不觉得太危险了点吗?我看,野战团留一个炮兵连就够了,这样辎重更少,机动起来也容易些,剩下两个连去南线帮忙守城。这不只是多了八门炮,还是多了五十多个专业炮兵,这些炮兵可以作为种子,教导守城的步兵更好地使用那些新铸的火炮,作战效能是几何倍数提升的。嗯,我看那八门炮也不用拉上城墙,就存在城里,如果有需要,这些炮兵还可以直接拉出去配合大部队野战。怎么样?”

夏有书听了,盘算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此后再没有人表示异议,似乎都默认了这个方案,高正见状,咳了一声,说:“那具体哪个营防守,哪个营野战呢?”

谢光明和尤力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说:“我去野战!”

高正瞪了他们一眼,说:“得了吧,我的第一营去野战团。谢光明,你的第二营去防守北线。尤力,你的第三营去防守南线。行,就这样决定了!”

谢尤两人叹了一口气,似乎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但是只能接受高正的一言堂。

高正终于有了出战的机会,有些高兴,搓着手说:“好,那山河防线就布置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好好练兵,准备应战吧。啧,说起来,我们这边紧张兮兮忙活了半天,结果敌军一点动静都没有,简直是抛媚眼给瞎子看,不知道姜思明到底在干嘛?”

第121章 东海县

1258年,10月15日,涟水城。

涟水城县衙东南的一处有兵丁看守的小院中,毕庆春急冲冲地走了进来。

院内正在无聊地喝茶的王泊棠看见他,立刻站了起来,问道:“毕先生,如何?姜思明到底在搞些什么?”

“稍安勿躁,”毕庆春径直在石凳上坐了下来,先倒了一杯清水灌了一口,然后继续说道:“问清楚了,姜万户领军北上,去打海州了。”

“海州?”王泊棠有些奇怪,“海州不是在李璮手中吗?”

毕庆春瞥了他一眼,这人怎么就改不了直呼人名的习惯呢?真是粗胚一个。

他叹了口气,说道:“不是海州城,是海州之东的东海县,也就是郁州岛上的云台山城。”

王泊棠想了一会儿,回忆着海州地理,随即恍然大悟地说道:“哦,原来如此,李璮把我们扣在这里,是怕我们给那里的宋军通风报信?”

王泊棠他们来涟水县搞外交,其实十天之前事情基本就谈完了。李璮没有做出具体承诺,但是暗示只要东海人不过界,他也不会插手。不过相应的,东海人必须给他提供两门火炮及其制造技术,不然李璮就要亲自上门去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