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而且一个营是一个小方阵,两个或三个营合起来还能组成一个大方阵,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将方阵展开,在线列和方阵之间转换。不过这需要大量的练习,那些新兵上了战场能站住就不错了,不一定玩得转这么复杂的阵型变化。”夏有书拿了一张纸出来,边画着边说道。

高正把手一拍:“不错,就这么编制。嗯,三个步兵营加一个骑炮营……等等,当初小规模的时候,把骑兵和炮兵编在一起问题不大,但现在规模增加了,再这么编就指挥不畅了,还是给分开吧。一个骑兵连,哦不,就给范龙城一个营编制吧,炮兵也是,把架子搭起来先。一个骑兵营加一个炮兵营,再加上三个步兵营,还有一个保障连,这就是一个旅了。正好,我们的义勇队也该改改名字了,就叫义勇旅吧!”

第109章 第二舰队

1258年,10月3日,城阳工业区。

“好好,放这里,这是第一百袋了吧?行了,加上前面那些砖头,再装就有些勉强了,把那批衣服装上吧。”

一艘小船停泊在白沙河码头上,后勤部的刘小白正指挥着几个本地雇工往上搬运一批建材和军需品。

城阳工业区成立之后,刘小白带人来此设立了一个烘焙工坊,对外出售一些面包糕点之类的美食,但销量不高,更多的业务是给军方尤其是海军生产一些硬的能砸死人的耐储存干粮。现在战时状态,人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所以他(?)现在不但要忙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被方迎波临时抓丁来协调运输其他物资。

这艘小船是从黄岛区胶州水营驻地缴获的桨帆船,也就是他们带出去海战的那种小船。第一舰队占领水营驻地时,还有六艘这样的小船留守,被堵在港口里,完整地缴获了。这种船被水营的人称为“青叶船”,船体修长,长度接近二十米,宽度却不到四米,甲板下有一层低矮的桨座舱,再下面是平底的底舱,容积很小,主要用来装压舱物。

虽然韩松对这种桨帆船不屑一顾,但不得不说,它确实是当前技术条件下,最适合在内河和近海活动的船。青叶船平底吃水浅,不容易搁浅或触礁,又有桨作动力,运动灵活,可以无视风向行驶(当然,如果风向合适的时候,还可以挂起风帆,节省人力)。而且大小合适,既不会大到在胶州湾附近活动不开,又不会小到装不了太多人员物资。当初霜降号不幸在大沽河搁浅,就是靠这种小船才拖了出来。

不过,胶州水营为了作战需要,给它装了一个过于高大的船楼,大大影响了它的适航性。海洋部让俘虏的水营船匠将船楼上层拆掉,只留一层用作船员舱和临时货舱,把它们拿来在胶西和即墨之间巡逻,顺便运输一些物资。

根据船匠的说法,青叶船可以装载四百石的货物,也就是接近三十吨。不过由于它是作为战船而不是商船设计的,并没有考虑空间利用率和搬运货物方便的问题,只能通过一个狭窄的楼梯把货物运输到桨舱和底舱分散布置,既麻烦,又不容易规划空间。每次装卸货物,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利用不满排水量,只能在船底装一部分重货,再在甲板上堆一些轻货,一次也就运输个十多吨罢了。

“呼,终于结束了。还好明天就有新船,不用它们了。”

忙活了半天,他们终于装完了货物,刘小白虽然只是指挥没自己动手,但同样累得够呛,掏出手绢擦起了汗。

随着筑基计划的展开,胶州湾的运输线也日益繁忙起来,几条青叶船已经不堪重负。为此,统合部决定把三条三十吨级的车船从东海地区调拨过来,用于胶州湾的运输。这些车船是用外购的小沙船改装的,虽然比青叶船要小不少,但一开始就是作为内河运输船设计的,装卸货物要方便得多,而且速度更快,实际载货量只高不低。

同时,阔马造船厂还把从胶州水营俘虏的几个船匠“请”了过去,准备参考青叶船研发一款百吨级的平底运输船。一旦成功,不但能大大提升浅水区域的运输能力,还可以随时装上火炮,成为制霸内河的巡逻炮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