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这就是火药在枪管中爆炸的全过程,一开始爆炸时力道最大,后来逐渐减小。”
季国风点了点曲线的最高点,接着说:“这个最高点,就是爆炸时的冲击力,决定枪管能不能撑得住和人能不能受得了后坐力的关键。很好理解,火药威力越大、装药越多,这个冲击力就越大,如果超过了枪管能承受的限度,就会炸膛。”
“但是呢,推动子弹加速的却并非这个冲击力,而是……”季国风用斜线把曲线与x轴之间的部分涂黑,接着说,“而是这个面积,也就是火药爆炸时产生的总冲量。”
台下的听众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一点学过高中物理就很好理解。
“所以,同样很好理解的是,如果我们能在保证总冲量不变的前提下,让这个曲线更平缓,就能降低击发时的冲击力,同时子弹威力不减。这样的好处不用我多说,可以降低枪管壁厚,或者增加装药量。”
“嗯,没错。”听众们很配合,“但是如何让曲线平缓呢?”
季国风点点头,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降低火药的燃烧速度,速度越慢冲击越低。当然也不能太慢,否则就没法爆炸了。至于如何降低燃烧速度,现代方法是改变火药成分和造粒形态,不过那需要化学工业,跟现在的我们没关系。而近代有个经典方法,那就是颗粒化火药。”
“颗粒火药?”堂下坐着的林小雅奇怪地问,“我们不是已经在用了吗?”
颗粒火药是黑火药时代的一条著名先进经验。
最初的黑火药,是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粉末简单混合而成,由于是物理混合而非化合物,所以在运输过程中随着不断的颠簸三组分会不断分离,导致运上战场的火药失去最佳配比,威力大大降低。
而颗粒火药,就是把黑火药加水混合,搅成面团一样,然后铺开晾干研细,就形成了一个个的小颗粒,组分不易分离,威力要比粉末火药强得多。
这么一条著名而又简单的经验,自然一开始就被东海商社用上了。
不过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季国风微微一笑,接着说:“没错,颗粒火药我们已经在用了。但是颗粒火药为什么比粉末火药强,真的只是组分不易分离那么简单吗?”
众人伸长了脖子,季国风见吊起了胃口,感觉很满意:“当然不是。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面积与他的尺寸成二次方关系,而体积与尺寸成三次方关系。所以尺寸越大,它的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就越小。颗粒火药也是这个道理,从粉末变成颗粒,总表面积就大大减少了,因此点燃后燃烧速度就会大大降低,在冲击力相同的条件下,全冲量大幅增大,所以颗粒火药即使比新鲜制成的粉末火药,也要强得多。”
“哦……”听众们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能做的事。”季国风总结说,“虽然都是黑火药,但通过调节颗粒大小,也就能调节燃烧速度,进而调整爆炸时的冲击力,从而做出远远优于原始火药的颗粒火药。”
这总算说清楚课题了。于是一群人开始设计起实验流程来,不过很快又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们现在没有力学仪器,该如何测量最大冲击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