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要让他们知道,只有紧跟我大明的步伐和政策才能当上,要完成我大明为他们制定的计划考核指标才能当上,五年之内养成这个认知,十年之内就成了习惯,三十年五十年之后,土民就在他们各自的土官监督下完成全面汉化了,也习惯了按产交税,这地方的官员是汉人还是土民就不重要了。”

搞麓川自治区的重要性在于稳定,稳定下来后,可以省去朝廷很多的额外开支,更重要的自然还是不再牵扯大明的精力,一个麓川折腾几十年,那还真不如扔了。

“不要总想着让每一个麓川的土民都爱戴大明,他们连字都不认识,你说的每一句话他们都听不懂,怎么认可我大明的文化呢?”

朱允炆慢慢教着张紞,向后者传授约翰牛统治阿三的经验:“朝廷的政策总是要过土官那一层,那咱们要做的,就是先把这群土官变成咱们自己人,让他们知道,做大明的官有多么舒服,底下那些困苦的土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都会为了成为咱们的官而费尽心思了。”

其实所谓约翰牛的殖民制度没有什么神秘的,就是层层剥削管理制度。

从最上层开始腐蚀,让这群土民的领导者自己做选择,美酒佳人天堂还是烈火焚身地狱。

哪能由侵略者亲自来洗脑底层百姓。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一无所有的人胆子最大。

元朝为了稳固统治,拼了命抬高儒学地位,地方上以达鲁花赤来监督,没文化的老百姓还知道,亡国奴的滋味不好受,那贵极超品的衍圣公会有这种感觉吗?那些拿着民脂民膏,养着十几房小妾的省府大员会有这种感觉吗?

爬的越高的人越知道明哲保身,认为自己这辈子不容易,惜命,不能造反,要好好享受,管他什么汉奸不汉奸。

为什么元朝国运不足百,清朝如果不是大炮轰碎国门,起码还能再有几百年?

那是因为元朝的四等人制度,让汉人总是记着咱们是奴隶,所以造反才能有群众基础,如果蒙汉一家亲,加上老孔家几代人不遗余力的辅助教化,你看还有人反的起来吗?

最有文化的一批人也就是官员都卖了民族削着脑袋当奴才,底层百姓天天被洗脑,便是有人振臂一呼,又哪里唤的醒麻木的民族?

所谓的同化政策,出发点就是错误的。

同化,不是同化每一个土民,那是不现实的,做不到的,你不可能给每一个土民配一个文化教师吧?

大明的官员认为的同化,是理想中的那一种,认为教化了所有的土民,那些土官就算想反也反不起来了,这倒是没错,但前提是你怎么教化最底层的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