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打穿交通网,紧密整合世界岛不是一般的困难。
至少在朱富贵可以预见的未来,大明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但无论如何,大明的工业布局会自发地从殷洲向神州迁移,朝廷的政策只是加速这一过程而已。
到那时候,凤都这座首都,便多少显得有些头重脚轻了。
但迁都到哪里,还需仔细思量。
说句实话,单纯从地理角度来说,江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算是兼顾两边。
但从政治角度上说,首都放在倭岛显然是不可取的。
朱富贵的初步计划还是还于旧都——应天府。
应天府,或者说如今的金陵特区,是大明在神州第二早建立的经济特区,基础好,底子牢。
且大明拥有南洋—澳洲之后,金陵位置也不算偏南了,可以辐射南洋。
只不过,自古定都南京好像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朱富贵心底有点虚。
自己筚路蓝缕,从殷人赘婿一路走来,创下这5500万平方公里偌大的疆土,插过很多旗,也学过很多“良师”,朱富贵不确定自己的命格有没有硬到可以克服南京魔咒的地步。
要不干脆学杨广设东西二京,再加上朱棣的南北二京,凑个四京得了。
可从维护帝国统一的角度来说,设四京只怕画蛇添足,起到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