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亚历山大二世觉得,如果德国那个新登基的小皇帝足够有野心的话,独露再次联手,瓜分奥匈帝国,然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也未必不可能。
皇弟尼古拉耶维奇前往柏林吊唁,便是带着这样的旨意。
而英国方面,对于德意志的态度也出现了明显的暧昧。
首先,维多利亚女王是刚刚登基的威廉二世的亲外婆。
外婆与外孙,自古以来都是比较亲密的关系。
历史上,威廉二世对于英国的感情非常复杂。
童年时期,他的母亲,也就是维多利亚的长公主就一直向他灌输英国至上的理念。
她坚持只称呼儿子的英语名字:威廉在德语作“wilhel”,但她称之“willia”,并趁着丈夫与公公忙于政务与战争的时候,努力将威廉二世培养成为一个精神英国人。
不过这一苗头被老奸巨猾的威廉一世及时发现,他一度剥夺了儿媳妇对孙子的教育权。
对此,维多利亚公主公开抱怨,自己的儿子成为了“公共财产”。
这种可笑的言论当然没人理会,再加上19世纪70年代末,维多利亚太子妃遭受了一连串的个人生活打击,她另外两个孩子先后夭折,她本人陷入了难以自拔的苦痛和自我怜惜之中,并且饱受头痛与风湿的折磨。
与夫家关系降至冰点,又死了两个孩子,自己还饱受病痛,这样的情况下,维多利亚公主心理渐渐扭曲。
她对于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威廉二世的要求近乎苛刻而变态,对于他身上任何的缺点都难以容忍。
这导致威廉二世与母亲的感情急转直下,反而和祖父祖母愈发地亲密无间。
再加上,威廉二世的父亲腓特烈三世登基仅仅99天便死于英国医生的误诊,威廉愤怒的大喊:“英国人杀死了我的父亲!”
这一切都导致了日后威廉二世对于英国的感情由爱转恨,最终引发了那场他与表哥的世纪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