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猜到是怎么一回事,但朱富贵也不敢让李老太监以后没事就拿着河豚整鱼的鱼干当零食啃着玩。
一次两次没事,吃多了,谁知道有没有事?
这个险可不能冒。
……
另外关于“大白象”究竟是如何潜伏进鞑宋王宫里的,锦衣卫也调查清楚了。
这事还真不好怪鞑宋的侍卫和粘杆处不给力。
“大白象”原名郑邛,是当代暹罗王拉拉玛五世·抽拉朗公·郑隆的叔叔。
早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前,他就跟随暹罗王国的朝贡队伍前往过北京,并且在北京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
后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期间英、法两国正好加大对中南半岛的入侵,于是抽拉朗公的父亲拉玛四世便毫不犹豫地停止向中原天子朝贡,转而派遣使者前往巴黎和伦敦,觐见拿破仑三世与维多利亚。
当时英国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没有如预想中完全打开中国的国门,他们认为满清政府诚意严重不足,正准备组织第二次在远东的惩戒行动。
暹罗王室成员本身长相就比较接近中国人,而郑邛又会说流利的中文,因此被选拔作为渗透清帝国,搜集情报的特工。
后来的事实证明,英国人实在是多虑了。
他们打满清真用不到什么特工。
除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在八里桥打出了一定的气势之外,满清的军队几乎都是一触即溃。
于是郑邛便一直没有暴露,甚至还阴差阳错的长期潜伏下来了。
至于说他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狠,要净身入宫,倒不是因为他对英国主子有那么高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