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说,大明还有几条生产线正在规划之中,战争中说不定能紧急投产,略微增加点量产。
威廉也很得意地说,德国同样也有扩增产能的计划。
50亿法郎的赔款让德国人有点飘飘然,花钱总算有点豪气的感觉了。
在威廉看来,等到德国将50亿法郎全部花掉并见效,德国的钢铁产量不说追上英国人吧,和大明接近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只不过,这位德皇陛下恐怕永远也想不到,他说的“扩增产能”,与朱富贵嘴里“战争中略微增加点产量”,其本质是如何的天壤之别。
朱富贵保持着善意的微笑,并没有戳穿小老弟的妄想。
……
在十九世纪,除了钢铁、煤炭这些代表工业实力的指标,人力,或者说军队总数也是体现一国国力的重要指标。
人数没用的话,沙俄也不会成为“欧洲宪兵”了。
而去年的普法战争是新鲜的例子,人数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普鲁士军势如破竹地击败了“精锐”的法国士兵。
因此,大明虽然拥有第一的钢铁产量,不过在三皇体系中,倒也没有摆出带头大哥的派头。
毕竟枪打出头鸟嘛。
威廉老弟喜欢耍威风,明靓宗是乐见其成的。
目前,德国和奥斯曼的常备兵力分别为60万与80万。
相比之下,大明只有40万,其中还有十多万人是农垦师,的确相形见绌。
不过普遍的兵役制和改进了的铁路网,使得大明在本土只需要少量的部队就能快速应付多个方向的敌人。
当然,打一场世界级战争,40万人肯定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