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选择这个看上去似乎有些风险的作战方案,实在是因为生擒拿三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50亿法郎啊!

这诱惑谁能抵挡得住?

况且经过反复推演,高度机械化的武穆军深入闪击的风险也未必有多大,完全值得赌一把。

莫白部自然只能作为佯攻的辅助角色了。

而莫白一贯在作战上表现出不符合年龄的成熟,他安营扎寨、稳扎稳打的作战风格,最是适合对敌人的战略空间进行压缩,使他们进退失据了。

实际上,自从第三军拒绝了呼声很高的白起军番号,莫白小白起的诨号就渐渐没人提起了。

现在很多人都称呼他为莫剃头。

仔细想想还真有道理。

无论是倚重工程、打“呆仗”作战的风格,还是对于俘虏毫不留情的心狠手辣,莫白与曾国藩有着许多共同点。

与此同时,痴迷于机动力量和奇兵闪击的戚文长,则有了美洲之狐的美名。

一个打呆仗,一个打神仙仗,两位大将都有着美好的未来。

第370章 步枪和大炮

麦克马洪惊讶发现,大明的部队抵达之后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转而就地开始挖掘壕沟、修建铁丝网,一副准备长期围困圣安娜要塞的架势。

“懦弱的中国人,只会在长城的掩护下瑟瑟发抖,离开了防御工事就不会打仗了!”

“果然,铁丝网才是明军能在北美洲获得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