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页

至于为什么不是三晋向秦国求援限制齐国,其实很简单,秦国一向都是虎狼之国,对三晋的威胁远远超过齐国。

当然,更主要的是,齐赵两国结盟,在赵国还没有解决内部问题的情况下,赵国是不会与齐国翻脸的。

而赵国依然还是三晋的主导者。

所以,只要齐国出手限制秦国,齐秦两国必定反目,甚至,若是操作得当,还可以让秦国恨上齐国。

如此,一旦各国反齐联盟成立,还可以将秦国拉上战车。这样,一个可能在背后扯后腿的国家,就将成为自己的助力。

最重要的是,有了秦国这个搅屎棍在三晋后面搅风搅雨,可以推延各国联合反齐的时间,给楚国足够的时间稳定内部,推动变法。

对于昭雎与唐昧给出的方略,熊槐自己十分倾向于稳妥的办法。

按他的意思,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一击必中,不给其他国家任何机会。

另一边,昭雎见唐昧反对自己关于秦魏韩三国的策略,而楚王似乎也认同唐昧观点的样子。

见此,他心中一急。

唐昧的办法好是好,但太慢了,也忘记了楚国自身的情况。

他最担心的就是,楚国可能已经没有那么长时间可以等了。

从最近楚王对太子的态度,他分明嗅到了一股异样的气氛。

若是楚王继续这么对待太子,那太子一定会与楚王离心的。

太子横已经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了,同样也监国多年,镇守郢都的景阳乃是太子好友,寿郢的两万楚军也在太子手中,这股实力已经非同一般,而且还要朝中群臣的认可。

而楚王的其余公子,也就一个公子旺财刚刚成年,还无法承担起国家大任。

一旦楚王与太子反目,那楚国极有可能会演变成宋国那样,举国分成两派,楚王一派,太子一派。如此,楚国能自保不被他国攻击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实力去攻打齐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