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昭雎,不久前碰到这种事情,还是楚王改变楚国战略的时候,这一次的事情同样不小。
所欲侍从都离开后,殿中只剩下四人。
熊槐从自己腰间取下两块美玉,然后一上一下叠在一起,然后用手转动上面的美玉,向昭雎已齿问道:“两位贤卿,若是两块精心打磨的石块,如同这样转动,能否将麦米磨成粉末。”
石磨的制作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少的只是一个思想的火花。
楚王一用美玉演示,经常和工匠打交道,并且经常自己动手实践的已齿,瞬间就将石磨的运作原理想明白。
昭雎还没有回答,已齿点头道:“大王,此事可行,而且制作这样的石块并不复杂,很容易就可以制作出来。”
昭雎随后赞同道:“大王,上大夫所言甚是,此事容易。”
见已齿立即想明白,熊槐大喜道:“好,若是寡人将此事交由两位贤卿负责,三天时间能否制成一个能将麦米磨成面粉的石磨。”
昭雎已齿应道:“臣必定能完成大王所托。”
“好。”熊槐赞了一声,道:“三位贤卿应该知道,麦米不仅冬季能耕种,而且产量还要在粟米之上。”
“而麦米之所以被百姓拒绝,是因为难以食用。若是麦米磨成面粉,那么麦米难以使用的弊端,将会彻底避免,如此一来,我楚国也将多出一种主粮。”
对于小麦或者说面粉的食用效果,熊槐毫不怀疑,毕竟这是千百年间,历史和群众的共同选择。
见三人会意,已经意识到小麦在粮食中的地位变化,熊槐继续道:“所以寡人打算对石磨一事进行严格保密,在偏僻的山区单独设置一座营寨,令制作石磨的工匠在营寨中制磨,并且将麦米直接送到营寨中磨制面粉。”
“大王英明。”三人齐声道。
臣不迷则失其身,君不密则失其国。
对于保密一事,三人全都同意。
昭雎眼睛瞥过这碗被舂出来的面粉,突然一惊,迟疑道:“大王,如果面粉可以改变麦米在粮食中的地位,那么这碗面粉有多少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