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黑着脸道:“你是方外人,也未染指过朝政,但你可以随时面圣,大事上陛下多半会问及,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杨云很想说,这是我的问题吗?皇帝遇到难题不问朝臣,而是问我这个道士,那你去劝说皇帝啊,劝我干什么?
“如今你已为中书侍郎,将来朝政上要更多被陛下眷顾,若你迷失本性为奸邪利用,那你离奸邪本身就不远了!”
张九龄用几乎威胁的口吻说道。
杨云突然想笑。
以前张九龄教训他,都是古板而高高在上的样子,现在没了那股气势,说话的口吻平淡许多,显然张九龄也知道,随着杨云在朝中崛起,张九龄再不可能跟以前当左相时那般可以随便对杨云发号施令。
现在杨云跟张九龄的官职只有一步之遥,而实际权力,可能杨云比他张九龄还要大,能威胁到高力士和牛仙客的人不是张九龄,而是杨云。
这也是为何张九龄心里不爽,要专程来警告杨云的根本原因。
杨云道:“在下并没有迷失本性,只是对朝事有诸多不解,等慢慢熟悉了自然会去衙门应卯。将来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自会求助李夕郎……”
张九龄打断杨云的话,问道:“你为何不来问老夫呢?”
杨云很想说,你家门槛那么高,我随便能进去么?
话到嘴边,他只能说得更婉转一点:“张令公朝务繁忙,岂有那么多时间赐见?倒是李夕郎很多时候会登门来商讨一些事,尤其是此番陛下对我破格拔擢,李夕郎自始至终都相陪左右,给我提了不少建议。”
张九龄怒气满盈,他现在不是气杨云,而是气李林甫居心叵测,居然为了拉拢到杨云,不惜“自降身份”多次跟杨云亲近,现在杨云上位后更是极尽巴结之能事。
杨云的话,也让张九龄明白了他跟李林甫的区别,二人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一个在家里高高在上连门槛都不让进,一个却是低声下气上门探讨。
换了谁也不可能会厚着脸皮接受张九龄所谓的赐教,而不选择李林甫这个毫无架子的顾问。
杨云再道:“如今陛下任命我为中书侍郎,但并未给予真正朝务上的便利,所以张令公不用担心陛下会对我如何器重,还是想想怎么打理好朝政……你放宽心,在下不过是您的副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