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页

李林甫执掌朝堂十多年,做事方面肯定比谁都更小心谨慎,学他就对了。

“不敢。”

李林甫果然表现出拘谨的态度,诚惶诚恐地站在原地,拱手道,“娘娘有何差遣,只管吩咐下来,下臣必当尽心竭力。”

武惠妃点了点头,一摆手,将假山周边的内侍全部屏退,观景台二楼只剩下她们母女,加上李林甫、杨云,一共四人。

武惠妃道:“本宫就不多赘言,直说了吧……本宫认为太子做事不成体统,多番扰乱宫闱,令陛下不悦,本宫不是想栽培谁,只是认为太子如此发展下去,必定会成为大唐祸乱之根由,所以本宫想找个品行兼优的皇子,替掉李瑛的太子之位。”

想要废黜太子立儿子,还找来一大堆理由,说白了你就是看不上李瑛,觉得他挡了你儿子上位的道,也阻止了你当太后的梦想,必须要扳倒。

李林甫没回话,看了杨云一眼,问道:“娘娘,此等事,杨国舅在场,说话是否不太方便呢?”

咸宜公主回道:“李夕郎,你来之前就知道我们会商议什么,现在才说杨天师在场不方便……为何不早些提出来呢?”

李林甫微笑着道:“回公主殿下,下臣前来时,不太清楚具体要谈什么,只知惠妃娘娘请下臣来,以为跟朝事有关呢。”

到底是老狐狸,关键时刻体现出他的狡猾,这分明是李林甫以退为进的招数,可惜咸宜公主却看不明白。

李林甫能不知来是说什么吗?

他既然肯赴约,说明也有废黜李瑛,拥立新太子的想法。

不管什么时候,拥立之功都是最大的!

问题是,受宠若武惠妃也不一定有必胜的把握,那他就不好提前站队,若回头出了问题,传出宫内有妃子想干涉皇位传承,以李隆基对武惠妃宠爱,得知也不会有什么举动,而参与的外臣待遇就不一样,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李夕郎这是认为,惠妃娘娘没有废黜太子的能力?”杨云反而坚定地站在了武惠妃一边,主动站出来质问李林甫。

李林甫稍微有些惊讶,他怎么也没料到杨云会替武惠妃说话。

他本来以为,杨云就算再识相,现在也只需要摆出模棱两可的态度即可,不需要站边得这么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