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页

杨云离开洛阳宫,心情也很不错。

现在他要借助李隆基的手,除掉安禄山,解决未来安史之乱潜在的危险。

其实安史之乱的锅未必需要安禄山来背,历史上导致这场变乱的原因多种多样,最根本就是李隆基沉溺酒色,荒怠政事,不纳忠言所致。

李隆基将朝政完全委托李林甫,而李林甫为了久安相位,便以胡将为边帅,以杜绝边帅入相之途,慢慢地胡人边将拥有了地方行政、兵马、财政等大权,朝廷格局形成外重内轻之势,随着中央集权大幅削弱,胡将自然生出不臣之心,就算没有安禄山,也会有其他人起来造反。

但杨云却不管这些,先把最直接的对手铲除掉再说,避免养虎为患。

“不管什么改不改变历史,也不管安禄山造反是否有政策因素,反正能阻止的一概阻止,至于李林甫和张九龄,我当然还是站在张九龄一边,最好是快些把李林甫这个同样不稳定因素给搬掉。”

杨云赶车想着心事,前面街口处,人群突然骚动起来。

只见一群骑马快速穿过闹市,沿途撞倒不少人。

有妇女和儿童倒地嚎啕大哭。

幸好杨云的马车没到街口,不然他也有可能会被误伤,他仔细一看,却是太子李瑛一行。

杨云心里顿时不是个滋味儿。

站在维护正统的角度,他应该辅佐李瑛,让李瑛成为大唐未来的英明之主。

但问题是李瑛太不像话了,无关嫡庶,而是这家伙太过嚣张跋扈,由于娼妓出身的母亲赵丽妃学识不高,李瑛缺少教养,一直当自己是天王老子,自大而又狂妄,连他老爹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杨云这种外戚?

“难道我得去支持后来继承帝位的李亨?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李亨落魄时拉他一把,回报自然是杠杠的……不过,还是得先把太子的问题解决才行。”

杨云这一刻动了除掉李瑛的心思。

之前他初来乍到,无权无势,带着随遇而安的心思,从来没想过要与谁为敌。

现在听说安禄山即将被押送到京城,杨云便动了除掉安禄山的心思,又因李瑛的狂妄,想将李瑛也一并剪除掉,避免一直对姐姐入宫愤愤不平的李瑛暗中下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