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抬头打量张拯。
“父亲,瑜儿参加公主宴会回来,说有重要的事情跟您说。”张拯为张九龄长子。
张九龄是汉朝开国功勋张良之后,张九龄有弟弟张九章、张九皋在朝为官,他有二子,是为张拯和张挺。
此时张拯和张挺尚未出仕,更多是充当父亲幕僚的角色,在政务上出谋划策。
张九龄面色不悦:“瑜儿去赴公主宴,并非什么紧要的事情,她难道不知好歹,非要来打扰我做正事?”
“确是重要之事,有关当日宫宴上公主作诗真相……”张拯解释。
张九龄吸了口凉气,这件事对他影响实在太大,最近他行事小心谨慎,生怕为皇帝所忌,便是为此。
这会儿听说跟公主所作之诗有关,立即改变态度,点头道:“那就让她来书房吧。”
不多时,张瑜出现在张九龄面前,聘婷施礼。
“尔父说你去赴公主宴,有那日宫宴制诗之事跟我说?”张九龄在张瑜面前并未端长辈的架子,目光慈祥,语气温和。
张瑜却显得很急切,道:“祖父近来为宫宴应制诗之事而烦忧,其实大可不必,以公主殿下所言,当日那诗并非圣上属意所授,而是来自他人所作。”
张九龄叹道:“也可能是陛下有意通过他人之口,传于公主。”
“并非如此,作诗之人孙女见过了,乃是去年在洛阳道观以修复道家祖师像而闻名于世的道士,名叫杨云。”
张瑜将自己所得消息如实告知张九龄。
张九龄本拿着笔,闻言笔不由落在桌上,溅开一团墨迹。
“父亲……”
张拯见张九龄失态,赶紧出言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