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页

波里弗隆有点慌了,虽然他一向作战勇猛,但都是在大哥伊阿宋的指挥之下,从未有过独立指挥这么大规模的会战的经验,此刻他只能不断排除传令兵,督促各将领必须尽快按照他的部署列好军阵,甚至他还心急火燎的骑马奔驰于军阵的后方,歇斯底里的不断高喊着,“让士兵们加快列阵的速度,如果谁执行迟缓,战后必然重重惩罚!”

就在这一支由塞萨里各城邦临时拼凑的军队正乱糟糟的展开阵列之时,戴奥尼亚的军阵却出现了变化,它突然从中央断开,间距越拉越大,竟然分裂成了两部分,各自对应塞萨利军阵的左右两翼……

戴奥尼亚军队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一是因为马托尼斯和利扎鲁是同级的指挥官,为了指挥的便利和避免产生矛盾,因此各自指挥自己挥下的军队作战;二是为了扰乱敌人的部署,所以一开始故意先让两支部队合在一起。

戴奥尼亚军阵的突然变化果然迷惑了经验欠缺的波里弗隆,一时间他不知该如何应对,而就在这时戴奥尼亚军队发起了进攻。

战斗进行了没多久,塞萨利军阵的两翼就出现溃败,又迅速蔓延至全军。

波里弗隆迅速溃败不光是因为他经验缺乏、指挥失当,更因为他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塞萨利公民兵们的强烈不满。

第一百六十七章 法萨鲁斯投降

波里多鲁斯性格温和稳重,对士兵态度和善,公民兵们比较认同他这个统帅,他的死亡很蹊跷,本就让士兵们感到怀疑。而阿西达马士等六位大臣都是塞萨利几个大城邦中很有名望的人,是伊阿宋特地挑选出来,协助自己统合整个塞萨利地区的得力助手,结果却被波里弗隆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这怎能不令来自各城邦的公民兵们感到气愤,只是畏惧波里弗隆的淫威而暂时忍耐。

当戴奥尼亚士兵迅猛而快捷的进攻导致战局不利时,斗志不强的塞萨利士兵很快就放弃战斗、选择逃跑,甚至有不满波里弗隆所为的菲莱公民兵在乱军中杀死了同样在溃逃的波里弗隆。

塞萨利全军溃败,士兵们就没了约束,各自想要逃回自己的母邦,他们四散奔逃,导致整个区域满是溃兵,似乎对于戴奥尼亚军队的战后追击有些不利。

马托尼斯和利扎鲁没有想到塞萨利军队会溃败得如此之快,但是他们都同时想到了这次会战的胜利会帮助他们尽快攻占可能已经防御完全空虚的菲莱城,彻底解决戴奥尼亚军队军粮供应的问题,这本来就是他们向东行进的目的,所以两人命令在战斗中出力不多、体力尚好的轻甲兵、轻步兵大队以及骑兵军团不要追击溃兵,而是加紧赶往菲莱。

……

就在马托尼斯、利扎鲁的军队与塞萨利军队在北部平原进行会战的时候,帕特洛克罗斯已经率领军队翻过了山岭,进入了同样平坦的塞萨利南部平原,士兵们不顾疲惫,继续向东北方向的丘陵地带行军,到下午时抵近了南部平原的中心——法萨卢斯。

之前戴奥尼亚军队登陆马里亚科斯海湾,拉米亚人就曾经派出信使,向法萨鲁斯求援,因此法萨鲁斯人对戴奥尼亚军队的到来是有一定准备的,他们甚至也派出了信使向菲莱求援,只是等这名信使赶到菲莱时,波里弗隆已经率军赶往了拉里撒,他得到的竟然是“令法萨卢斯人敬重的阿西达马斯被杀死”的消息,还没有来得及将这个消息传回城邦。

法萨卢斯人没想到戴奥尼亚军队会来得如此之快,而且数量是如此之多,公民兵们从城上向下俯瞰,只能看到无边无际的黑色在涌动,令人胆寒。

法萨卢斯城建在一座山丘之上,事先已经有了防备,而且时间已经不早,加上戴奥尼亚士兵们长时间行军,体力匮乏,于是帕特洛克罗斯命令军队就在距离法萨卢斯城不到一里的地方进行扎营休整。双方距离如此之近,是很容易遭到袭击的,但帕特洛克罗斯凭借自己占绝对优势的兵力,不但不担心,反而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