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页

列奥提齐德斯将卡塔奈军营里的所有弩炮和腹弓都集中到了帕拉戈尼亚,不光是放置在了外城墙的壁塔上,也放置在城中央的塔楼楼顶。这个高达6米多的塔楼同样是圆形建筑,其直径50米,不但在塔顶上放置有多架弩炮和腹弓,而且还可以部署大量的士兵,他们有城垛的保护,可以居高临下,攻击登上外城墙或者进入城内的敌人。在塔楼下方还开有多个窗户,同样可供士兵们攻击塔下敌人之用。

玛哥没有看到的是,在外城墙与中央塔楼之间,还有一道与外城墙等高的围墙,它环绕着中央塔楼,一旦外城墙被迦太基人攻破,戴奥尼亚守城士兵可以迅速撤退到第二道城墙上进行防御,迦太基人如果认为攻破了外城墙就可以夺取帕拉戈尼亚,从而放松警惕,无疑会吃大亏。

在壁楼上同操纵弩炮的士兵们说话的大队长正是负责防御帕拉戈尼亚的指挥官,他叫泰明尼德斯,洛克里人,第七军团第一大队大队长,接管这座要塞并没有多久,看到平时只在训练中才能接触到的要塞居然真的用于了实战,而且要塞更加庞大、设施更加的完备,他心中非常兴奋,对守住帕拉戈尼亚充满信心,这些天一直带领着第七军团的士兵熟悉这座要塞的结构和设施,以便在战斗中不至于忙乱。

如今要塞里有将近4000名士兵,分别是第七军团第一重步兵大队、第七轻步兵大队,还有西西里的一个军团重步兵预备大队和轻步兵预备大队,一共是2000名重步兵、2000名轻步兵(不包括弩炮部队、医护营)。泰明尼德斯觉得守军的士兵数量和兵种比例对于这座不大的要塞来说恰好合适。

虽然要塞中有4个大队长,泰明尼德斯又是初来乍到,但正式军团的第一大队长比同一个军团的其他大队长地位要高一截,通常是未来的军团长,按照《戴奥尼亚军法》的规定“在战斗中,如果军团长不幸身亡,第一大队长要代行军团长的职责”,所以其他三个大队长对他还比较尊重,在要塞中他可以做到令行禁止。

泰明尼德斯沿着城上走道,视察着士兵们的防御工作,不时和他们聊上几句,谈话的主要对象是西西里士兵,其目的不光是要了解他们的状态,也是让这些西西里的戴奥尼亚公民兵熟悉他这个指挥官,便于以后指挥作战。

第七军团的洛克里士兵做事认真、吃苦耐劳、但是内敛寡言,唯有泰明尼德斯是个例外,他性格外向,很有亲和力,善于同士兵们打成一片,这也是布雷鲁之所以派他到帕拉戈尼亚担任指挥官的原因之一,因为他能够将洛克里和西西里的士兵很好的捏合在一起。

“大队长,敌人可能要进攻了!”有士兵指着城外,大声说道。

“那真是太好了!迦太基人要准备给我们送功劳来了!”泰明尼德斯笑着说道。

周围的士兵们也是一阵哄笑,他们的脸上充满兴奋,心中的紧张也在笑声中消散。

队官们开始督促他们准备防御,泰明尼德斯也站在城垛后仔细观察迦太基人的情况。

显然迦太基人已经意识到他们不可能再按照之前的办法,在城内守军的远程攻击之下,直接派大量的士兵去清理地面,一直抵近城下,所以玛哥让工程师们事先就制作了几十架挡箭车,迦太基士兵将它们并排起来,形成一道木墙,开始向城下推进。他的计划是——挡箭车每前进一段,努米比亚士兵就负土跟上,填平道路。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过了没多久,不是推车士兵的腿脚被埋在地里的木刺、铁钩刺伤,就是挡箭车掉进陷阱里无法前进,那道“木墙”很快就七零八落,完全不成形了。

而城头上戴奥尼亚的弩炮和腹弓也开始发威,石弹击中箭车,破碎的木屑四处乱飞,成为周围士兵的梦魇,而号称挡箭的挡箭车在面对疾飞而来的粗长铁箭时,不但厚实的木板被破出一个大洞,而且余劲未消的铁箭还能将后方推车的士兵钉在地上,死状凄惨……不光是推车的士兵,包括后方准备填土的士兵都个个吓得胆寒,纷纷向后逃跑,只留下受伤的士兵在原地挣扎呻吟。

玛哥不甘心,又命令军队将弩炮推出来,对城上的弩炮实施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