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面而来的这一支舰队来自伊比利亚,准确的说它隶属于伊比利亚总督玛哥统辖。
阿非利加沿岸地势平坦,却没有高大坚固的树木,像迦太基这样一个著名的航海种族,很早以前就将伊比利亚半岛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基地,不光是因为那里丰富的金银矿,也因为那里有丰富的木材资源,绝大部分迦太基的船用木材来自伊比利亚。
玛哥担任伊比利亚总督之后,最初他并没有统辖舰队的权利,事实上在征服伊比利亚南部的过程中,大半的时间都用不上舰队,但是玛哥考虑到将来,要将军队用于其他地方作战时,海上运兵没有舰队的保护,将会是大麻烦,而想要调动迦太基舰队前来伊比利亚,却一定会受到以汉诺为首的元老院的阻挠,所以他才决定用在伊比利亚赚到的钱财和伊比利亚的树木,建造一支属于自己的舰队。
几年之后,一支由120艘三层桨战船、加上中小型战船、总共180艘战船的伊比利亚舰队成立,其统帅为马戈尼德家族的阿德米卡,水手有一半来自腓尼基城邦,其余的来自努米比亚以及毛里塔尼亚,没有一个是迦太基人。这支舰队很快就纵横在伊比利亚海岸以及赫拉克勒斯之柱附近。
汉诺知道之后,对此非常的忌惮,所以这一次,当这支舰队护送哈斯德鲁巴的军队来到西西里岛利利俾时,汉诺就指使迦太基舰队指挥官安诺巴斯要将其收编。
这遭到了阿德米卡的坚决反对,他说:“玛哥大人只是同意让陆军部队接受蒙特阿德诺的指挥,并没有说让舰队也接受迦太基海军的指挥。”
而安诺巴斯则反驳道:“既然都是迦太基的军队,当然要统一指挥,这样才对战斗有利!对迦太基有利!”
阿德米卡拒不服从,双方险些发生冲突。
最后这官司打到了元老院,元老院不得不再次派人与玛哥进行商讨,这样一来二去又开始了繁琐的谈判。而两支舰队,一个停靠在迦太基,一个停靠在利利俾,相互僵持着,这就是为什么之前蒙特阿德诺一直未见到有迦太基舰队出现在西西里岛南海岸附近海面为其部队护卫的原因。
直到哈斯德鲁巴知道这件事后,以“自己即将攻陷塞罗迪厄姆城,为防止敌人从海上逃跑”为由,要求舰队前来相助,这也是为什么伊比利亚舰队恰好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第八十六章 塞罗迪厄姆海战(下)
此时,伊比利亚舰队同样发现了前方的敌人,阿德米卡也迅速让舰队作出了迎战准备,他采取的是单纵队阵型,这种阵型主要集中于单对单的捉对厮杀,对每艘战船水手的操船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也可见伊比利亚舰队自视甚高。
事实上,三层桨战船最初就是腓尼基人发明的,就连海上冲撞战术也是他们首创,但几百年的航海传统既是迦太基的荣耀,也是他们的桎梏。即使十几年前强大的锡拉库扎海军惨败于新兴的戴奥尼亚海军,也没能对迦太基舰队有太大的触动。相反,绝大多数的迦太基海军将领和水手们都认为是锡拉库扎人的操船技术太差才导致的失败,如果是他们,是决不会犯锡拉库扎人愚蠢的错误。
而对于戴奥尼亚海军而言,他们的战术一直在改进,从现在第三舰队所排列的阵型就可以看出来,它的前半部分都是错落排列的、带有乌鸦吊桥的三层桨战船,共有一百艘,其后半部分则是50艘呈纵队排列的、没有乌鸦吊桥的常规三层桨战船,满天星阵型的两侧是以松散排列的中小型战船50艘。
这是戴奥尼亚军务部与几位海军高级将领总结了与锡拉库扎那几次海战之后,根据乌鸦战船所暴露出的缺陷、以及训练中发现的问题而持续进行的改进,每个舰队都采取了乌鸦战船和常规三层桨战船的混合编制,基本上是乌鸦战船占三层桨战船数量23,常规三层桨战船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