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戴弗斯率军从拉河要塞进入山区、踏上返回图里伊的归途时,狄奥尼修斯已经率领9万大军到达了塔奇纳迪河畔(这支大军包括狄奥尼修斯的7万多西西里军队,还有洛克里、希伯尼安和刚加入锡拉库扎一方的考伦尼亚部队),分别在塔奇纳迪河两岸扎下营盘。
营地绵延十数里,成千上万的军帐布满克罗顿平原南部和塔奇纳迪河下游区域。锡拉库扎的工程师们还指挥4000多考伦尼亚士兵和西里庭的奴隶们在塔奇纳迪河入海口修建起简易码头,以便使粮食、辎重可以通过海路运送到大营,为后勤补给提供更大的便利。
在军队忙碌于营地建设时,狄奥尼修斯带领众将领前往克罗托内城,以查看其城防。
此时的克罗托内城在戴奥尼亚弩炮队官的建议下,在护城河两岸都设置了鹿砦,并开始布置陷阱,只因锡拉库扎的大军来得太快而没能完成。这已经是克罗托内城在五年内第二次被兵临城下,克罗托内民众心中的惊骇比上次还要大,因为站在城头上向西眺望,就能看到西面极远处连绵的军帐形成的一望无际的白色与天际线相交融。
闻讯赶来的吕西阿斯、西斯普罗提斯、阿斯卡玛斯以及所有在城头上的克罗托内议事会成员与将士们都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城下被几百名骑兵簇拥在中心的那个残暴的西西里僭主,愤怒的目光中也掺杂着几分惧色。
狄奥尼修斯却将城头上的人视作空气,他犹如闲庭散步一般边走边看,不时与身边人交流看法。
“看这克罗托内的城墙足有十米高吧,而且都是大块石头砌成,城外又有护城河、鹿砦,整座城又这么大,他们有足够的人防御,我看要攻下这座城非常困难!”菲比达斯毫无顾忌的说出令盟友泄气的话。说实在的,斯巴达人在野战中是可怖的,可在攻城方面却少有建树,在它以往的战争中,就没有攻占过大的城池,连小城也很少。在过去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前前后后打了几十年,斯巴达带领的盟军就驻扎在雅典城外多年,把阿提卡半岛糟蹋成一片废墟,可是却始终没能攻上雅典城墙。所以战争胜利后,他们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让雅典人把城墙拆掉。
“连克罗托内城都攻不下,那阿斯普鲁斯图姆城地势狭窄、不利于部队展开,更无法攻占,我们还率军到这里来干嘛?!难道只是为了围困他们?!”阿斯塔格拉斯讥讽地说道,他对这个傲慢的斯巴达人非常看不顺眼。
第一百一十三章 狄奥尼修斯的后继战略
“没错,就是围困他们!然后带剩余的部队渡过内托河,直扑克里米萨!”菲比达斯看着狄奥尼修斯,说出自己的建议:“现在戴奥尼亚的主力还在卢卡尼亚地区,而塔兰图姆又刚刚夺回了梅塔蓬图姆,戴奥尼亚人一定会加强对北面的防御。在这里的阿斯普鲁斯图姆城内还有戴奥尼亚的两个……呃……什么军团的残兵,我想戴奥尼亚的境内已经非常空虚了!听说克里米萨只是一座小城,想来攻下它,对你们锡拉库扎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困难。
拿下克里米萨之后,军队一直向北,拿下另一座小城卡斯特隆,就可以直逼图里伊城,与塔兰图姆一起合围图里伊!到时候,戴奥尼亚投降,克罗托内人在坚守这座城也没有用了,整个大希腊必然被你们锡拉库扎所征服!”说到这里,连菲比达斯都被自己描述的前景给吓了一跳,忍不住在心底叹了口气:这样一来,整个西地中海就真的是由锡拉库扎说了算,还有哪个城邦能够治得住它?
其他人都被菲比达斯说得眼睛发亮,狄奥尼修斯也有点心动,但是他知道两个其他人不知道的情况:一是,戴弗斯的军队在卢卡尼亚获得大胜,据说消灭了两万多萨莫奈人,虽然以他的了解,萨莫奈人不会轻易认输,但戴奥尼亚主力返回图里伊的时间大大的提前了(他还没有收到萨莫奈全军溃败的消息);二是,克里米萨城进驻了一个戴奥尼亚新军团,狄奥尼修斯已经在战场上见识过戴奥尼亚军团的厉害,虽然不知道其守城能力怎样,想来也不会太差。这样一来,克里米萨的守城人数不会低于一万人,这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攻下的。
更重要的是克里米萨城原本是锡拉库扎的情报部门重点行动的目标,过去这个地区就是除了布鲁提地区外、戴奥尼亚境内最不安稳的一个地方。在战争之前,锡拉库扎的情报主管希帕瑞努斯就派了多名手下到这座城市活动,几个月前的“克里米萨民众抗议,要求召开公民大会,以及之后的刺杀戴弗斯事件”都源自他们的手笔。后来事情暴露后,在戴奥尼亚人的大肆追查之下,有的被抓捕,有的则隐藏起来。等到这次战争爆发,尤其在拉马托河会战胜利后,克里米萨的间谍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
狄奥尼修斯也不断从克里米萨得到戴奥尼亚境内的最新情报,比如图里伊新建了两个最新的军团,戴奥尼亚的舰队在克拉蒂河进行秘密训练……并且他们还发出信息:只要锡拉库扎的军队到达克里米萨,他们就能为军队打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