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面对阿罗布玛斯的询问,斐利修斯如实答道:“元老院命令(其实是戴弗斯的命令),‘夺取拉俄斯和尼乌图姆之后,军队必须在隘口入口处修一座要塞,并派士兵长期驻守,以防止将来北面卢卡尼亚的大军入侵,包围尼乌图姆后,南下迅速封锁山道,阻断了图阿联盟对尼乌图姆和拉俄斯的支援。’”

阿罗布玛斯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以后拉俄斯与尼乌图姆之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

“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他们可以顺利通过要塞,不收取任何费用!”斐利修斯肯定地说道。

为了不破坏拉俄斯与图阿联盟刚建立起的良好的同盟关系,阿罗布马斯只好表示认可。其实双方都明白:在此处建要塞,保护与图里伊相通的山道,可不仅仅是图阿联盟将来可以顺利支援尼乌图姆,对抗卢卡利亚大军。另外,如果有一天拉俄斯叛离同盟或者有其他异常,图阿联盟的大军照样可以通过要塞,直逼拉俄斯城下,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

塞斯塔临时的行政长官府邸,一大早就涌入了众多要求加入联盟、租借牲畜和租种土地的卢卡利亚人。

塞斯塔大喜,让巴古勒和第四大队的士兵维持秩序,并充当翻译,随军的户籍官助手、农务官助手都做好准备。

户籍登记,签字,盖手印……

书写租借契约,签字,盖手印……

谁知前来的卢卡尼亚人越来越多。不光是因为群体效应,同时也因为图阿联盟为迅速巩固新占的尼乌图姆而特别制定的《异族通婚法》,让一些精明的卢卡尼亚人意识到:必须赶快把图阿联盟给的好处拿到手,否则会有来自图里伊的希腊人跟他们抢夺。

尼乌图姆西北面背靠拉河,河对岸是不算太陡峭的山林;东南面是一条宽不足两里的、还算平坦的狭长河谷地带,直通拉俄斯;再往东是连绵不断、难以逾越的山岭,只有一条隘路通向图里伊;唯有东北面在拉河上游和阿格里河上游之间的地带,地势虽高,土壤还算肥沃,以前是众多小部落的聚居地,后来属于尼乌图姆的控制范围。这片地区形状不规则,地势也崎岖不平,部分还被山岭分割、比较零碎,不好丈量和分配。因此,巴古勒给塞斯塔建议:按照各部落人数的多少,将土地划分给部落,税负由首领和部落族人负责收缴。没有部落的卢卡尼亚人才单独分配(其实这种情况相对少见),这样省时间、省人力,还避免了联盟与尼乌图姆的卢卡利亚人直接的摩擦和冲突。

塞斯塔考虑到卢卡尼亚山区与卢卡尼亚部族的特殊性,经过思索,他同意了巴古勒的意见。

……

就在塞斯塔为治理尼乌图姆绞尽脑汁、忙得不亦乐乎之时,戴弗斯收到了西面加急传来的战况报告,对于尼乌图姆和拉俄斯的胜利原本就在预料之中,仅有的那几分因自己没亲自指挥而产生的不安也都消弭掉。他曾多次告诫自己可不能学习拿破仑,地中海很大,未来图阿联盟会遇到很多的敌人,他需要更多能独立指挥作战的优秀指挥官。

塞斯塔在尼乌图姆的表现倒出乎了他的意料,只是……他把砂纸卷递给亚里斯多克拉底,略带怒气地问道:“对于塞斯塔让希腊奴隶屠杀卢卡利亚俘虏一事,你怎么看?”

在做出让亚西斯特斯协助塞斯塔治理尼乌图姆的决定后,戴弗斯就没打算让亚西斯特斯再回来当书记官,雏鹰终究要长大,独立翱翔在辽阔的天空,只是书记官就得另找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