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衙,签押房。
雷长江自从担任顺天府尹,便兢兢业业地处理着府衙的大小事务。虽然他没有林晧然那种开创新局面的能力,但亦是尽着最大的努力维持当下良好的局面,从而让北京城变得越来越繁华。
得益于林晧然当年营造的商业氛围,现在京城鼓楼一带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厚,致使顺天府衙的商税收入水涨船高,很可能成为大明第二个商税超过正税的府。
由于这个月顺天府衙要举行一场府试,故而他正在认真地忙碌着府试的事情,却是想要敲定府试的题目。
不得不承认,尽管顺天府是天下第一府,但论到学生的质量,其实远远不如人才辈出的苏州府,亦没有广州府学生那般擅于变通。
“府尹大人,叨扰了!”一个道貌岸然的老者跟随管家进来,对着雷长江拱手道。
雷长江放下手中的事务,显得十分客气地指着坐椅道:“张老,您能大驾光临,此处是蓬荜生辉,快快请坐!”
张伯冠的祖上曾经官拜南京礼部尚书,致仕回京便创建了如今赫赫有名的青松书院,而今青松书院的山长正是张伯冠。
张伯冠早年亦是进入仕途,但不久便辞官,在青松书院专心教书育人。这么多年培养不少学生进入大明官场,原工部尚书张守直曾经便就读于青松书院。
张伯冠捋着自己漂亮的胡须,却是开门见山地道:“府尹大人,老夫此次过来叨扰,是想要府尹大人替老夫主持一个公道!”
“张老,这是谁如此不开眼,竟然敢招惹你啊?”雷长江接过管家送来的茶盏,却是故意半开玩笑地道。
虽然张伯冠现在并没有官身,但在北直隶拥有极高的声望,甚至去年还加入了皇上的劝进队伍,在北京城拥有着很超然的地位。
正是如此,哪怕他这个堂堂的顺天府尹,对这位在北直隶一呼百应的官绅亦是十分客气,断然不会轻易得罪。
张伯冠看到雷长江对自己十分尊敬的样子,便大倒苦水地道:“府尹大人,老夫在北京城亦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在士林中更是一呼百应!以老夫今时今日的威望和才学,若是在顺天日报发表文章,是不是在抬举顺天日报呢?”
“呵呵……理当是如此!”雷长江没想到张伯冠竟然有这一种迷之自恋,但还是假意奉承道。
张伯冠得到雷长江的认可,显得更加生气地倒苦水道:“只是老夫前往顺天日报的报社,那个康晚荣竟然不同意,你说气人不气人?”
事情已经显得十分明朗,自视甚高的张伯冠拿着自己的文章去找康晚荣要求刊登在顺天日报上,却是遭到了顺天日报总编辑康晚荣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