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比较之下,林晧然无疑显得更有创造力,更让人容易产生一些期待感,很可能是一个更加出色的兵部尚书。
“皇上,林尚书有军事才能不假,但当下的大明需要的是平稳!若是由林晧然担任兵部尚书,难保会有年轻人急于立功的心理,定然会加剧跟鞑子的冲突,恐要重演当年东南倭乱,还请皇上三思啊!”徐阶当即站出来危言耸听,显得极度忧虑地反对道。
他虽然说得言真意切,但在刚刚的一瞬间,所考虑的自然不是林晧然能否胜任兵部尚书,而是对利益得失进行了一番权衡。
虽然林晧然从户部尚书到兵部尚书本身是一种“贬谪”,但却会加厚林晧然的政治资本,且更不受,内阁所钳制。
另外,他跟杨博是同盟关系。一旦杨博失去了兵部尚书的位置,总不能举荐杨博出任户部尚书,而杨博在朝堂自然而然地失去位置了。
正是如此,他有理由站出来反对林晧然出任兵部尚书,阻止林晧然通过军事而伫立于朝堂。
陈洪和冯保虽然知道徐阶的反对更多是出于私心,但不敢出言掺和到朝政之中,显得若有所思地扭头望向嘉靖。
不管在什么时候,最重要的人事权一直被这位帝王所掌握。
嘉靖的眉头不由得微微地蹙起,虽然他心里是想要林晧然试一试,但徐阶的顾虑却是戳到了他的痛点。
他所要的并不是成就雄图霸业的王朝,而是一个平稳地支持他修道的王朝。一旦林晧然过于激进,还真的可能会在北边捅出大篓子,从而影响到他修玄的伟业。
一念至此,他便是犹豫地轻轻地点头道:“徐爱卿,你所虑不无道理,林晧然出任兵部尚书确实得慎重!”
“皇上,如果您确实有意栽培于他,臣以为可由林晧然出任宣大总督!”徐阶心里暗自一喜,却是当即趁热打铁地提议道。
这……
陈洪和冯保听到徐阶的这个提议,不免担忧地扭头望向了嘉靖。
一旦这位帝王轻轻地点头,那么林晧然将会远离朝堂而到宣大任职,整个朝堂恐怕再无反对徐阶的声音了。
嘉靖的心里却是微微一沉,已然是意识到徐阶的真正意图,却是淡淡地回应道:“本朝还没有户部尚书出任一地总督的先例,既然林晧然不宜出任兵部尚书,那么就让林晧然继续留在户部尚书任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