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堂堂的户部尚书林晧然送来奏疏,通政司的官员显得很慎重地登记造册,还给林福一张回执凭证。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特别林晧然还是京城官员最关注的人物之一,他的一举一动早已经牵动着整个官场的神经。
“林尚书今日不上衙,派家奴到通政司呈上奏疏?”
很快地,关于林晧然的最新举动传遍了整个官场,却是令到嗅觉灵敏的京城官员当即一惊,很快就产生了大胆的联想。
结合最近弹劾林晧然的奏疏络绎不绝,而今日林晧然递了奏疏不上衙,很多官员很轻易地猜到林晧然此次是要上疏请辞自证清白了。
让人万万没有想到,面对那些明显子虚乌有的罪名弹劾,林晧然不是直接选择无视或自辩,而是选择了上疏请辞以证清白。
虽然这是一劳永逸之举的举动,有置死地而后生之妙,但无疑是一个相当冒险的行径。一旦有所闪失的话,那么朝堂从此再无林晧然。
第1907章 幸灾乐祸
“皇上不会真批复林尚书的辞呈吧?”
“论功绩和才能,当朝谁人能比肩林尚书?”
“呵呵……当真是不作为的人位居宰辅,大有作为的人却处处受迫害!”
……
消息一经传开,京城的官场当即是议论纷纷,很多正直的官员忍不住跳出来说上两句,已然隐隐地将矛头指向了徐党。
跟着上次杨博请辞以示清白不同,杨博确实是任人唯亲和不作为,但林晧然这些年的每一项功绩都是有目共睹。
不说广东开海和整顿盐政这种显赫的政绩,单是他在地方的治理上,顺天府尹的位置可谓是走马观花,但这么多年以来,能够有“青天”之名仅有林晧然一人矣。
至于户部的治理早已经是公认的卓有成效,而今的户部十三司有着高效的办事效率,致使其他五部衙门一度是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