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舆论中,不仅要有理,而且还要有人。
不论是林晧然天下士子楷模的形象,还是他竹君子的声名,亦或者他在顺天府的一帮弟子,都让到他并不缺人。
当占到理之后,虽然有人在背后想要煽风点火攻击林晧然,却是被以蒙诏等弟子为首的士子狠狠地顶了回去。
正是如此,在林晧然抛出新方案的时候,预期中的舆论攻势没有出现,或者是被林晧然及其弟子扼杀在摇篮之中。
不过这个方案能不能通过内阁,事情已然存在着一定的变数,徐阶和严讷商议的结果不得而知,谁都不知道徐阶会不会将方案打回礼部。
夜幕降临,林府门前的灯笼已经高高地挂了起来。
只要是林晧然在家里,几乎便是没有一日空闲的。对于一些旧识,哪怕今晚没空见面,那亦要推到明晚抽些时间相见。
在这个时代,管家其实充当了秘书的角色,安排着谁什么时候过来见上一见,而林金元的地位已然是水涨船高。
由于都是自家人,且长林氏拥有着一大笔集体财富,哪怕林金元不接受贿赂的情况下,亦是被人不动声色地塞了几万两银子和很多物件。
林金元将二个身穿绫罗绸缎的商人引领到了书房,二个人恭恭敬敬地施予一礼,然后在座椅小心地站了下来。
来人正是书雅斋的李云虎和珠江钟表黄大富,毅然是京城排得上号的大商人。
李云虎的书雅斋靠着《谈古论今》的东风,加上联合商团资金支持,其店铺已经铺向了大明各个重要的府城,成为大明最大的连锁书店。
在内容建设方面,一直是给原创者五五分成。令到很多士子投身于创作之中,都是以跟书雅斋合作为荣,不少士子借此成为了“万两户”。
在印刷质量方面更是甩了其他书店几条街,造价十几万两的铜印刷历来是国子监刻坊引以为傲的东西,但书雅斋的铜板印刷却是要强于国子监刻坊。
黄大富将粤盐的业务交给弟弟打理,而他则是看到了珠江钟表这种“神物”的机会,却是亲自扛起了联合商团的这项业务。
在轻松打开以广州和雷州为首的广东市场后,他选择迅速北上拓展市场,不仅将珠江钟表店铺到了杭州、苏州和扬州等地,本人亦是亲自来到了京城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