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提到要重赏:一是这个建议很符合一贯赏罚分明的章程;二是,他对倭患早已经是深恶痛绝,现在算是“投桃报李”,不计个人得失地帮着这些有功将士邀功。
徐阶将两份喜报轻轻地放下,却是淡淡地说道:“此事该如此赏罚,先交由兵部堂议吧!”
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在徐阶的二十字的执政理念之下,他现在跟六部尚书友好地相处,渐渐赢得了贤相的美誉。
现在遇到这个事情,他同样不打算在内阁直接决断,而是想要听取兵部那边的意见,算是给予兵部尚书杨博充分的尊重和权力。
“元辅大人,这个事情不必听取杨蒲州的意见了吧!”袁炜的眉头微微蹙起,显得有着不满地发表意见道。
徐阶抬起头,眼睛定定地望着了袁炜。
第1601章 不妥?
袁炜虽然仅比徐阶小上四岁,但徐阶出任浙江督学之时,他还不过是一个屡次乡试不中的老生员,现在更没有跟徐阶叫板的实力。
袁炜面对着露出锋芒的徐阶,便是主动退让地道:“好吧!那此事咱们便先听一听杨蒲州的,看他如此论功行赏!”
徐阶深知对付袁炜不能用柔和的方式,脸上换上温和的面孔,显得苦口婆心地道:“当今大明论到军事才能,杨博当数第一,其更受圣上器重!我在这个位置怕亦是坐不了几年,若是我退下之后,希望你今后遇到军务之事,还是要多听取兵部的意见!”
退下?老子看你分明就是在效仿第二个严嵩!
袁炜心里亦是暗暗地吐槽,但表面还是恭敬地拱手道:“元辅大人的身体比我的还好,怕是我还得在你前面便要告老还乡呢!不过我定会谨遵元辅教诲,今后定会多听取各司的意见!”
身处于官场之中,他亦不得做出一些违心的选择,终究他还没有跟徐阶直接叫板的本钱。特别是在处理政务上,他还需要好好地向徐阶学习。
徐阶的嘴角微微上扬,心里亦是畅快了不少,便是派遣司值郎张四维前往兵部,着令兵部提交一份行赏的方案上来。
夜幕降临,整个京城被暮色所笼罩。
小时雍坊,杨府的大门前,两盏大红灯笼已经重重地悬挂起来,而这宅子显得颇为热闹,总是有人从这里进进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