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从西苑离开,进入了热闹的长安街。在这京城之地,最不缺的便是官轿子,故而轿子倒是没有太过于招摇。
礼部衙门坐落在大明门的东侧,跟户部衙门、吏部衙门和宗人府等重要衙门都是坐东朝西,衙门比邻东江米巷,右侧分别是户部衙门和吏部衙门。
“我家老爷乃新任礼部左侍郎林晧然,今日前来上任,还请速速到里面通禀一声!”林福将赏钱送给门子,对着他们进行吩咐道。
京城的官员上任不可能像地方官员那般择吉日,通常都是面圣谢恩之后,当即便前来衙门报到,讲究的是兵贵神速。
礼部衙门的官员自然不会什么都不懂,其实这边早已经密切地关注着林晧然的动向,更是知晓林晧然颇受恩宠地被入宫面圣谢恩。
门子刚刚进去片刻,身穿青色的四司郎署官员则是鱼贯而进,恭恭敬敬地跪迎林晧然下轿。
虽然京城官员上任不会挑什么吉日,但上任只有一番流程和仪式。
礼部衙门布局跟县衙一般,掌印官居中,两位辅官居于两侧。只是礼部衙门两侧并不称署,而是以堂自居,这亦是为何侍郎亦被称部堂的缘由。
礼部下面有四司,四司郎署官员名义上亦是林晧然的属官,故而他们全部人随着林晧然进行上任仪式,最后到了南边的那一座衙署。
在正堂之中,这里已经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枚官印。
官印分为官署印和官职印,现任礼部尚书李春芳掌礼部官署印,很多文书都要盖上此印才能生效,这亦是他权力的集中体现。
不过大明存在正堂和佐贰官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一些文书则是需要左右侍郎中的一个堂印和签署,这样方能生效。
礼仪官站在旁边朗读那道任命圣旨,却是微微顿了一下,目光徐徐地扫过跪在堂下的众官吏,便又是加重声调接着继续念道。
“初任,翰林院修撰!”
“二任,翰林院侍讲!”
“三任,雷州知府兼广东市舶市提举!”
“四任,雷州知府兼广东市舶市提举兼海北兵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