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石一直期盼着京城能够传来好消息,特别范千山已然北上,这些天一直呆在家里观察形势。在得知联合钱庄竟然收购旧引,当即便是决定将手里的盐引抛出去进行变现。
由于大明盐政积弊已久,盐引“超发”成为历朝的“优良传统”,积引其实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量。
像杨大石这种有深厚背景的人手里其实攥着不少的旧引,这些都是他低价从那些没有背景的人手里收购过来的,从中赚得巨大的利润。
倒不是他不想将手里的旧引通通换成食盐,而是两淮都转运使纵使再卖给他面子,亦不可能将扬州全年的盐全部给他一人。
正是如此,杨大石自持跟杨博的关系过硬,跟很多有背景的盐商一般手里囤积着大量的旧引,打算逐年分批到盐场进行兑换。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杨博还没有倒台,他却被林晧然直接踢出场了。
现在面对着联合钱庄收购旧引,特别是现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他亦是果断地选择将一部分盐引抛给联合钱庄,从而获得一部分流动资金。
仅是两日,便有将近一万张盐引成交。
联合钱庄似乎没有预料到市场会如此凶猛,在第三天开门的时候,却是将盐引的收购价格从十两降到了八两,足足下调了两成。
“竟然还敢收购?继续抛售!”
杨大石原以为联合钱庄只是收购一部分盐引应付明年纲商所需,但看着联合钱庄仅是降价收购,当即决定追加抛售量,便是下达指令道。
从事食盐生意这么长时间,他深刻地知道盐引根本值不了多少钱,真正值钱的还是那一个看不见的背景和销售网络。
只是林晧然的能耐再大,亦不可能一下子将这么多旧引消耗殆尽,他此举简直是花钱买一堆废纸,将好不容易从曹孟等人手里募集到的银子变成废纸。
随着联合钱庄的回购量超过纲商三年所需的量,他从中看到了一个天大的机会,一个能够令到林晧然组建的新盐商势力分崩离析的时机。
要知道,这联合钱庄都是各家真金白银入股的,结果却发现林晧然那个胸大无脑的妾室买进一堆废纸,必定会记恨于林晧然。
仅是一天半,便已经有了近万张盐引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