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或许觉得两倍已经足够多了,根本没有必要提到三倍,这是我林某人好大喜功!”林晧然迎着众盐商的目光,显得将心比心地说着,却是话锋一转,接着冷哼一声道:“真的是我林某人好大喜功吗?纲盐法会损害到谁的利益,在朝堂会受到多大的阻力,这一点不需要本钦差多提。如果仅是提高到两倍,你们纲商的身份定然还会存在一定变数,所以我们既然想做纲商,何不再加一倍上一道保险呢?纲盐法之所以能够得到皇上的支持,是因为你们这帮纲盐商能够给朝廷带来丰厚的税收,而我们现在表现出的贡献越大,皇上的支持力度自然会更大,朝堂便不会有声音反对和质疑我们,甚至包括你们先前的那些担忧都不再是问题!”
众盐商听着林晧然这般分析,发现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若是他们拿出足够的好处,朝廷方面肯定会大开方便之门,亦让他们纲盐商的身份更为稳固。
陈伯仁将茶盏轻轻地放下,却是深深地望了一眼林晧然。本以为他已经很高看对方,但发现还是远远不够,这位年仅二十二周岁的左副都御史是百年难遇的奇才。
在大家还在纠结于价格高低的时候,他却已经统观全盘,恐怕正是借着这种大局观,令到曹孟等人愿意接受了这个“荒唐”的价格。
一念至此,他忍不住又望向曹孟等人,发现后者仍然是面无表情地继续喝着茶水,这些人已然是坚定地支持着林晧然。
林晧然看着效果不错,便是趁热打铁地道:“哪怕是三倍的盐引价格,一引不过征收十九两九钱二分,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少,还用本钦差帮你们计算吗?”
商人终究还是难改他们的天性,一个盐商当即便是诉苦道:“钦差大人怕是有所不知,这里需要花费大笔的运输费用,还有各间店铺的日常开销,若是三倍盐引的价钱,还真没什么赚头了!”
第1526章 去留
由于朱元璋是贫苦百姓出身,且从小目睹贪官污吏的残忍面目。在取得政权之后,他一方面对官员百般苛刻,另一方面对百姓实行了低赋税。
虽然从经济学来看,这不见得全然是好事,但朱元璋确实是给大明打下了低赋税的根基。
盐税同样如此,比宋朝直接低了好几个档次,甚至有些地区的盐引曾经一斤低至三文钱。两淮的大引一张四百斤,现在加到三倍的价格不过十九两九钱二分,换算下来一斤不到五十文钱。
林晧然捏着花瓷茶盖子轻泼着茶水,听到孙盐商在自己面前如此抱怨,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苦笑,心里真不知道再跟他说点什么好了。
就像眼前明明是一头鹿,但偏偏有人坚持这是一匹马,人家都如此睁眼说瞎话了,你难道还能跟着他进行争执不成?
“孙掌柜,别将钦差大人当董威之流,你觉得这些话能糊弄得了钦差大人吗?如果你还能昧着良心说赔钱的话,那你就别参与进来了!”胡大勇终于是不再继续喝茶,忍不住板着脸训斥道。
孙盐商看到是同行拆台,不由得老脸一红,显得尴尬地说道:“胡会长,我……我不是说一说嘛!如果真……要做的话,其实还是大有可为的!”
众盐商心里都明白孙盐商刚刚是在放屁,淮盐的市场规模少说都在六百万两以上,现在给朝廷是要多收取一些,但其中的利润仍然足以令到大家争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