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页

大国相[校对版] 余人 1286 字 2023-03-19

“老师,这海航果真快捷,亦无怪乎很多人都提倡漕运放弃京杭大运河,改走海运!”身穿举人服的蒙诏站在林晧然的身后,却是微微地感叹着道。

林晧然此次南下,虽然没有带孙吉祥,但却选择带几个门生随行。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既然有缘成为他们的老师,亦是从中挑选了几个好苗子,带着他们开开眼界,而不是做一个古板的儒官。

随行门生四人,除了主持广东乡试时收下的举人门生蒙诏,便是从顺天府试中挑选的门生王时举三人。

王时举三人稍微落在蒙诏身后,不过他们倒不是忌惮于蒙诏举人的身份,而是对蒙诏这位“师兄”保持着尊敬。

毕竟在他们这位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老师的面前,包括蒙诏这位举人在内,他们四人都是不值一提。

第1359章 惊喜

林晧然看着眼前的长江口,心里亦是生起几分感慨。

京杭大运河每年承载着几百万石漕粮的运输,但每年投入维护这条运输线却要耗费以百万计,航行时间反而远逊于海运。

像此次南下,若是他选择走京杭大运河,少说也要花费一个月,但现在仅是十二日便到了长江口。

相比之下,海运的优势实在太大了,亦无怪乎蒙诏在此感慨。

林晧然有心聊一聊,便是对蒙诏询问道:“廷纶,你以为漕运当改走海运?”

“运河固然安全,但海运快捷,且无须每年耗费巨资维护运河通畅,学生以为海运利大于弊!”蒙诏从广东一路走来,眼界已然是扩张不少,当即明确地表述个人观点道。

王时举听着蒙诏的观点,却是神色各异,甚至有人明显不认同。

林晧然并没有进行表态,而是对着王时举询问道:“晋卿,你以为漕运改海运,可妥当?”

王时举是三位顺天府门生最老成的一个,去年更是夺得顺天府院试第二,却是恭敬地拱手道:“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