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0页

有的人说直接派海军陆战队登陆夺取炮台,因为敌人在海港驻军众多而不售;有的人说大量发射火箭,但火箭在初时亮相时带来的震撼过后,敌我双方都加强了防火而大为削减了威力;又有人说出动纵火船,也因对方防御严密而告吹……

最终得出一个可行的方法那就是改装战舰,把陆军的210重炮给装到舰上,远射海港内的敌舰,如此既安全又稳定,一炮不成来二炮,二炮不成来三炮,总有一炮打中敌人,反正弹药够便宜。

把陆军h210重炮给装上舰?

该炮正式型号为h210n1663型,“h”是轰的首写字母,“n”是年的首写字母,210表示口径,1663表示定型的年份,炮管足有四米长,口径达到了惊人的210毫米,整门炮重达16吨(含炮身、炮架、车轮、驻锄等),最大射程六公里,有效射程二公里。

陆军最强大的火炮口径达到800毫米,被称为“雷神之锤”,h210的威力比不上“雷神之锤”,但杀伤力依旧十足,且使用时更加方便,射速也快,被炮兵们亲昵地称呼为“皇帝的小锤锤!”

小锤锤虽小,砸敌人够力,其数据令人垂涎,但要装到军舰上,还真的是相当困难。

首先要解决重炮上舰的承受问题,要是放不稳当或者开上几炮就让战舰散了架,那是程咬金的三板斧,不能持久使用,南华军虽说是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二是重炮开炮时,其惊人的后座力如何消除?

要知道,火炮后座力是惊人的,比如42磅舰炮重达25吨,开炮的后座力足以撞死人——西班牙与法国炮手们由于业务不精,开战后手忙脚乱以致于被火炮后座力撞死撞伤者不是少数,即使是久经训练的南华炮手也年年在在训练中有人死伤,开战后同样有人死伤。

而210毫米重炮的后座力更是恐怖,军舰如何承受?

三是使用时是否方便,要知道h210重炮使用后膛开火,射速大增,必须在军舰上也保持其方便性,方有实用价值。

为什么“雷神之锤”被陆军冷落,就是因为它打得太慢了,一小时最多发射一发炮弹,装填很慢,快不起来,且最好一天打十发炮弹,尽量不要多发。

其前身是“乌尔班大炮”,在征服1453年时被奥斯曼苏丹用来轰击君士坦丁堡,射速更慢,一天只能打七发炮弹,虽然威力大,但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射速慢,对君士坦丁堡城墙破坏力有限,每当夜幕来临,被城内军民纷纷到受损的墙头连夜抢修,以致于往往第二天黎明,上一次炮击的效果便完全化为乌有,乌尔班大炮的优势一定程度被压制了。

要是不好用,改装大炮上舰是没必要的。

对于问题一还算好解决,拿出一艘三级战列舰充当h210重炮的载舰,战列舰身躯坚固,在炮位上作加强支撑,包括钢板当甲板,下有支柱,这对于南华军的工程师们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