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2页

参谋名叫刘时绪,正是刘文秀的一个本家侄子,他的波斯语很流利,向客人们娓娓道来。

哦,原来是伪皇奥朗则布一再对南华帝国在印度地区的殖民地不利,并且严重侵犯印度人民的政治、宗教与人身权利,我皇陛下对此雷霆震怒,决定兴义师,解救印度万民于水火之中……

出兵理由冠冕堂皇,表明是师出有名。

有很多的证据,根本不用南华帝国情报部门去绞尽脑汁,奥朗则布实在是做下了不少坏事,这些斑斑劣迹被搬了出来,包括他进犯南华帝国殖民地、捣毁寺庙,迫害各族教众的行径有很多,把他描述成一个脚底流脓,头上生疮,天人共愤,不得不打倒的大魔王。

这里要说的是锡克人与阿三们的确具有非凡的接受能力,之前那些对奥朗则布效忠,信誓旦旦的他们顺着刘参谋的语调,对奥朗则布进行了声嘶力竭的控诉,表明他们响应帝国皇帝的义举非常认可,对奥朗则布的行径十分的气愤。

早干嘛去了!

南华军的高级军官们嘴角一撇,心里不屑。

不管奥朗则布做了什么坏事,锡克人与阿三们可是“下克上”,换作中华是要入“贰臣录”的!

颜常武执掌中华,着新明史官修“贰臣录”,把那些投靠外族的汉人全都打入了“贰臣录”中,视为出卖祖宗,大逆不道,以此警告民众不可投靠外国、外族,出卖中华利益,哪怕一时爽,哪怕有什么说不出的理由,也会被历史所唾弃,被开除出族谱,得个千年骂名!

中华文化的传统那就是不当贰臣,不投降,所以为什么前明皇帝哪怕他们再怎么不堪,但他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投降、不纳贡和不和亲被现任执政颜常武大加褒奖与弘扬。

作为南华帝国的高官,刘文秀等人都学习过“贰臣录”,自然明白到什么是“贰臣”的行为,但想要胜利,只能捏着鼻子与这帮莫卧儿的贰臣们合作。

参谋把这次战事的历程在地图上一一指出,在什么地方打了什么战斗,消灭了多少莫卧儿人,他娓娓道来,听得锡克人与阿三们既觉得痛快,也觉得胆战心惊。

中国人实在厉害,居然消灭了莫卧儿帝国的几十万大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之前,中国人打败了奥斯曼人,将其灭国,此等丰功伟业传到印度,反倒令印度人半信半疑,乃至于谣言满天飞,甚至认为中国人是在白人的帮助下才把奥斯曼人干趴的,又或者是奥斯曼人自家窝里乱,给中国人有可乘之机。

道理很简单,莫卧儿人的武功稳压印度诸族一头,诸族被莫卧儿人打服,阵战均不是对手,唯有借助地利方有胜算。

而莫卧儿人不是奥斯曼人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