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6页

朱和坪还差点被他们洗脑了,但好在先有孙承宗和姚明恭,后有马士英,加上他母亲朱真真,他们耳提面命,这才让这个孩子有了正确的三观。

他清楚了大明文官的德性,没多少好鸟,只为争夺日益扩大的权利和进行党争。

他知道了不受控制的文官集团犹如洪水猛兽一般,蚕食着皇权,被逼到角落的万历皇帝开启了20余年不上朝的壮举。明朝的党争也陷入了白热化阶段,到了1644年,李自成都快到北京了,可怜的崇祯帝央求大臣们捐钱守京城,然而平时富裕的大臣,竟争先恐后的比穷,一个个都穿上了补丁的衣服,在大街上叫卖家当。

李自成入京后,通过严刑拷打,从官员家中抄出了7000万两白银,黄金珠宝不计其数,装了70余口大车,拉了10多天才拉完!

还有八大王,从各地皇亲官绅那里得到的财货折合白银三千万两!

全部献给了朝廷,确切的是献给了颜常武,颜常武大方,一文不要,使得财政窘迫的新明朝廷才有了动力。

但是,如果崇祯皇帝和大明拥有这笔白银的话……

或许不一定轮到他这个外孙孙当大明皇帝,因为朱和坪听到他的父亲亲口所言只要崇祯皇帝在朝,他是不会造反的!

“造反是本技术活,朱重八一直广积粮缓称王,最终成事,曹操一生是汉臣,曹丕当了皇帝。如果崇祯皇帝在朝,他是正统,我不是那么容易造反成功!”颜常武叹息道。

当时他拍着朱和坪的头

随着年龄增大,朱和坪越来越信颜常武,他知道颜常武是不会害他的,因为颜常武在海外有基业,那才是他自己的,他不会想到大明来抢朱和坪的位置!

其他人等,则心怀叵测,就想从他那里要好处,想来摆布他!

朱和坪掌握政权,基本上向着颜常武的那一套靠拢,他不象颜常武可以牢靠地掌握军权与政权,那他就来三权分立:文官、勋贵与武将,还有太监!

重用太监使得文官们痛心疾首,但马士英支持他。

“平衡,才是国家稳定的根基!”这是马士英教他的。

马首辅是站在颜常武这边的,他在东南亚呆过,知道颜常武力量的强大,所有他的行径彻底地背叛了前明正统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