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页

谈和,不占北京,不下子,对方没有借口,也不能动用武力。

则想办法,最好是大明与东南府交恶,如若宣布东南府为叛逆,则大清真会睡觉做梦都会笑。

这并非不可能,一旦大明剿灭了流寇,北方风平浪静,那么南方东南府,很可能落入朝廷的关注中,须知大明有的是热情的言官,他们为了消灭大明的谋逆而挖空心思,有敌人要严劾,没有敌人也要创造敌人,东南府这等不驯,朝廷岂会放过他们!

更何况,大清在北京城里的带路党、在江南的范文程也会助上一臂之力,帮助大明认清东南府这等逆贼的真面目,除之而后快!

当然也有满洲的巴图鲁(勇士)认为自己能够一挑二,左打大明,右击东南府,不过他们的老大黄台吉向来有耐心,十年前已有能力打下北京也不动手,就是等待着良好时机。

明廷不足虏,现在的大敌是东南府,为了消灭东南府,黄台吉不惜与明廷谈和,祸水南引,一旦明廷与东南府打出个结果来,黄台吉就可以胡马南下,席卷中国!

黄台吉现在年不过半百,他认为他等得起。

他指示索尼道:“与明廷谈和,可象大辽与宋国般约为兄弟之邦,不必苛刻!”

“臣领旨!”索尼叩首道。

……

当晚清宫外,有代善、济尔哈朗、阿巴泰、豪格、杜度(老野猪皮之孙,长子广略贝勒禇英第一子,实为长子嫡孙,可惜运气不好不能登大位)、尼堪六大酋一起求见黄台吉,黄台吉接见了他们。

原来诸酋退出后回去一琢磨,不对啊,我大清居然会惧怕什么狗屁的东南府,堕自家威风?而一向英明的黄台吉对大明这么宽容?

于是一个找一个,二个找三个,三个就到了六个人,找黄台吉问个究竟。

公推出的代表,最老资格的大酋代善说道:“老汗在时,艰苦困厄远胜于今,将兵俱少,装备无多,然而老汗始终不渝(坚持造反事业)。陛下登位,连年胜利,明朝损兵折将,早不足为虑!

那东南府确有能耐,海上称雄,步兵占优,然而亦有短板!

他们真要在山海关、宁远驻扎,又有耐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