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这种碎石机越做越大,以提高效率,站在这机器的旁边,耳朵听到震耳欲聋的声响,眼见那些巨大的石块被轧成小块,出来的是粉末,为之叹服。

水泥窑终日热气腾腾,工人们情绪高涨,忙乎于生产中。

完成后的水泥包在防潮油纸里,装在类似欧罗巴的火药桶里,用两圈铁片一箍就行,但要考虑装满水泥后的分量,太沉或太轻都不好。就这样,颜常武建了一个木桶厂,用来装水泥还有自家的火药。

颜常武验收了水泥之后,对此表示满意,命名为“北港水泥”,声明来自于他的设想,由王赵陈余程五大工匠完善,成功,历史上将会留名,并重赏每人二千块银元。

颜常武下令作进一步的改进:掌握确切的烧成温度和正确的原料配比,并一步提高效率,他还提出了增加预热系统、冷却系统和鼓风系统等等。

以今人的眼光看来,这种水泥效果不如、成本也高,生产工艺落后,尤其用的是石灰窖而不是回转窖(回转窖能够受热均匀,磨得更细),既不节能也不环保。

但终究还是水泥!

立即派上用场,抹在船坞壁上,坚固耐用。

用在北港灯塔建筑上,再有就是修路、建房,水泥厂的产品供不应求,颜常武极是高兴的同时,顺理成章地成立了“东南情报局”以作保密!

第0038章 成立东南情报局

正堂内,颜常武高坐其上,旁边有个张伯亦坐着,还有一个双儿!

而堂中跪着的是颜璜,此人乃海澄颜氏子孙,叫颜常武做叔的,今年颜常武回海澄募兵,将他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见他忠心耿耿、做事机警、很是得力,本来已经预定他做“参谋”,今天却将他叫来,另有任用。

另有陈余,秀才出身,海澄县老吏,为人圆滑,因娶了颜氏女而对颜氏极为关照,风评很好,颜常武回海澄,张伯密见陈余,说动他为颜常武服务。

还有一个安长青,此人泉州人,为人方正严谨,颜常武用之为警察头目。

最后是一个苏祥兵,苏州人,他有点来历,乃是“打行中人”!

明代后期,江南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各类新兴行业涌出,光怪陆离;诸多故事发生,目眩神迷。江南地方上出现了新的组织,称“打行”,初期让世人赞叹,再让人惊讶,最后让人畏惧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