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李显也觉得自己今晚写字特别有状态,放下笔,得意洋洋了欣赏了片刻。然后才笑着吩咐:“拿去裱起来,然后你再替朕给张卿送过去。顺便告诉他,两座寺庙,四千亩田皮,朕就收下当润笔了!下次他如果需要朕赐名题字,还可以此为例!”
“那他可占到大便宜了!”敏锐地感觉到李显的心情大好,高延福继续笑呵呵地恭维。仿佛李显的字,收藏价值真的已经远超了王羲之一般。
“这种便宜,朕巴不得他多占几次!”李显笑了笑,嘴里忽然发出一声轻叹,“唉,若是他一年能占朕上百次便宜,非但朕手头会宽裕许多,世间也能多出上百所学堂。朕又何乐而不为?!”
这,对张潜的期待可就太高了。高延福一时半会儿,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话茬。而李显,也不需要他接自己的话茬,笑了笑,又轻轻摇头,“谁做到朕这个位置上,不想着成为当世尧舜?只可惜,尧舜之君,也得有尧舜之臣才行。朕不急,朕还有足够的时间!高监门,通知尚寝局的女史,今晚朕要去上官昭容处安歇,让她提前去替朕做好安排!”
“遵命!”高延福愣了愣,随即满脸欢喜地躬身。
应天神龙皇帝,居然有心情宠幸妃子了,并且宠幸的还是跟皇后不怎么是一条心的上官婉儿,这可真是一件难得的喜事!这说明,应天神龙皇帝的精神情况和身体情况,都在大幅的好转。无论对于大唐,还是对于他高延福这样的后宫内臣,都绝对大有好处。
在高延福看来,神龙皇帝李显虽然不如则天大圣皇后那样杀伐果断,却不会轻易迁怒于人。大唐朝廷的混乱情况,最近一年来,也在逐步好转。而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应天神龙皇帝在位,他高延的福荣华富贵就不会低于当前。而万一龙椅上换了别人,他高延福立刻就得靠边站。
转念再想想李显身上这些变化出现的时间,以及让李显心情大好的缘由,高延福心中,就越发觉得,那个叫张潜的后辈,值得自己深交。
能任事,会赚钱,还有很强的自保之力,更关键的是,此人一直把自己当做普通长者看待,从没在乎过自己是太监。如此好的后生,将来的前程不远大,才没道理!
哪怕将来神龙皇帝驾鹤西去,换别人坐了皇位,也需要有本事且脾气好的臣子,替他干活。而张潜,则是最佳的选择,没有之一。
高延福没有弟弟和后代,他亲叔叔那支,也因为参与了针对武则天的谋逆案被灭了族。然而,他却还有族侄,外甥,外孙。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已经做到监门大将军位置的他,自然也不会缺了亲戚。
所以,无论为了他自己,还是为了他的那些晚辈,高延福都需要趁着自己位高权重之时,主动向一些官场上的后起之秀示好。这是一种可以将享受荣华富贵大幅度向后延长的智慧,也是一种非常隐蔽的政治投资。一般不会有人教,但聪明人,往往却能无师自通。
高延福恰恰就是这种能够无师自通的聪明人,所以,综合考虑各种情况之后,他果断增加了“投资”的力度,在拿到应天神龙皇帝李显手书后的第二天,就摆起监门大将军的全套仪仗,大张旗鼓地将手书送到了张潜家中。同时,还以助学为名,将自己曾经向张潜提起过的那个庄子,不由分说落在了成贤书院名下。
张潜推辞了一番没有结果,也只好代表义学接受了老太监的馈赠。他原计划参考另一个时空义务教育制度而兴办的小学,也只能改名称作成贤书院。虽然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还是他本人计划的那些,但是,落在外人眼里,小学却完全变成了另外一般模样。
结果,还没等张潜来得及将李显所赐的手书变成匾额,渭南白马上善寺即将变成一所学堂的消息,就不胫而走。原本因为“张少监仗势欺人,强占了四座寺院”而愤愤不平,甚至打算有所作为的善男信女们,立刻全都偃旗息鼓。原本在暗中擦拳磨掌,准备核实清楚张潜“霸占寺院和佛田”事实就联手发难的言官们,也全都将精心准备好的弹劾奏折,丢进了家中的水炉子里。
而原本就因为佛门“斗法”失败,觉得幸灾乐祸的人,则愈发感觉扬眉吐气。和尚们不是口口声声说佛法无边么?你拥有无边佛法,怎么连一个受伤卧床的官员都没拿下,反而遭到了术法的反噬?反而令法坛和做法的僧人一道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