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3页

余九龄听到这话连连摇头:“陛下你可饶了臣吧,也饶了百姓们吧,臣去做道府,那得把百姓们祸害成什么样,臣无祸害之心,可臣有祸害之蠢啊……”

李叱又问:“那去做一卫大将军如何?”

余九龄又摇头:“陛下可别劝臣了,臣是真的不想做官了,太累太麻烦,臣就一直做陛下的马屁虫多好。”

李叱道:“你这马屁虫做的,也没什么好处可拿。”

余九龄道:“是……陛下你终于能反思一下了,臣这马屁拍的辛苦啊,拍的不好,陛下罚臣的俸禄,拍的好了,陛下还罚臣的俸禄,拍的好拍不好,陛下还都说臣是谗臣……”

这话当然是玩笑话。

所有人都算上,得到的赏赐之丰厚来说,余九龄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李叱是没少扣他的俸禄,可李叱赏给他的,比俸禄多百倍。

李叱笑道:“你也知道,御史台的那些大人们盯着呢,不但盯着你们也盯着朕……如果朕不扣你俸禄就给你赏赐,御史台的人就会说朕昏聩,朕时不时扣你们俸禄,再给奖赏,他们也没话说。”

余九龄一挑大拇指:“陛下老奸巨猾啊!”

李叱:“……”

噌的一声,余九龄从马车上直接跳下去了。

李叱往外看了一眼,噗嗤一声笑了,自言自语似地说道:“朕和内忧外患斗,还得和御史台的大人们斗,更要和你这样的反贼斗……你就说朕累不累。”

长安城。

之前因为各种各样的事,原礼部尚书,吏部侍郎,全都空缺了出来。

来自西域的各国使臣就要到了,所以李叱在离京之前,将归元术调任礼部尚书,挂刀门大师兄贾阮调任礼部侍郎。

这俩人这两天也很忙,毕竟各国使臣距离长安已是没多远,纵然不会巴结着他们,可该有的准备还是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