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行了,双喜哥,你还是赶紧回去,把老掌盘交代的事情办好,才是最重要的。”李来亨嬉笑两声,也催促李双喜赶紧回队办事,他自己也还要忙着呢。

那边无缘参加闯营议事的白旺和郝摇旗,正在铁旗杆附近的校场上,等待着李来亨。他们两人此时看到李来亨走了出来,便都招了招手,郝摇旗身材分外魁梧,一只手掌又有寻常人等脑袋那么大,招手的模样都像是一面战旗在随风飘扬了。

“白管队、郝老兄,”李来亨也招了招手,走了过去,拍着白旺和郝摇旗两人肩膀,说道,“老掌盘那里已经定下来了,不日咱们闯营就将北上商洛了。”

白旺听到这句话,略有吃惊,问道:“这么快吗?那粮秣物资如何处理?”

“掌盘已经吩咐好了,全权交由咱们二人负责办理此事。”李来亨一边说着,一边坐到了校场旁的一块大石头上,“咱们便按照统计清单,分门别类、做好安排,既要不使得遗漏任何一样东西,也要兄弟伙们运输时轻松才行。”

“看小老虎你这副模样,想必也是胸有成竹了?”白旺和郝摇旗两人对视一眼后,一起问道。

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

李来亨胸有成竹,对白旺说道:“金银珠贝一类细软,体积较小,易于携带,自不必说,主要还是米麦豆束等类粮秣,搬运起来比较麻烦。”

白旺点点头,又为李来亨补充道:“你的那个分门别类,放在库房中还好,拿出来在路途上搬运时,我看就很不便了,是否还是将粮秣全部算作一类,不再细分算了?”

“那才是真正的不便了,”李来亨从校场边上的大树那里,扯下一段树枝,用树枝在泥土上画出表格的样子,为白旺、郝摇旗两人做解释,“大军运粮困难,主要是因为路途上转运民夫本身也要吃粮,消耗巨大。但我们闯营情况又不一样,我们的粮食主要就是用于在路途上食用,等出了山区后,还是要因粮于敌。”

李来亨在表格里一一填入不同种类的粮食和存储日期,解释道:“因此我们运粮,更要注意分开不同类别,按照运输的难易程度,先行将某类粮食吃掉——这样说你们可以理解了吧。”

看样子,白旺应该是理解了,他眼中一亮,便开始和李来亨讨论起了具体的办事章程与方法。至于郝摇旗,还是一头雾水的模样,后世的郝摇旗虽然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大将,但现在似乎理事能力还不是很强。

李来亨和白旺讨论好后,便带着他们两队的人马——正在校场训练的将士数十人——一同返回库房那边,准备收拾行囊、转运物资,开始闯营北上商洛的准备了。

而老营营寨之中,其他诸将也各自忙碌了出来,李过、刘芳亮、李双喜等人,都在带着自己那队人马,整顿行装。简陋的营寨之中,瞬间充满了肃杀之气,到处都是兵戈刀枪的碰击之声,金石响亮,气势逼人。区区数百人的营垒军列,却给了李来亨万骑席卷的气魄,真不愧是李自成麾下最核心的一批骨干队伍。

这时候李自成也从内宅中走了出来,他换了一身装扮。头戴一顶北方农民常戴的白色尖顶旧毡帽,帽尖折了下来,这顶和宋代军队范阳帽类似的毡帽,和李来亨想象中的李自成十分相似。

李来亨倒是很喜欢这种毡帽的形制,很有特色,又具备一种侠客般的气质。不知为何,看到那毡帽,李来亨的脑海中便冒出了《水浒传》里,豹子头林冲风雪山神庙的意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