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9年时,李自成与李过等人均征战近十年,怎么可能会因不过十六七岁的李来亨,而大受震动,甚至因此定下李过的储君之位呢?
顾诚先生在《明末农民战争史》一书中,曾经对“好圣孙”传说进行细致的考证。他认为这一故事的源头,来自于世祖朝“正统性叙事”的自我构建,是明顺鼎革时期,众多的官方谣言之一。
而孝宗朝由于储位之争十分激烈,国内阶级矛盾也趋于白热化。便又将这一早已受到民间史家广泛质疑的顺初传说,拿了出来,试图利用“正统性叙事”的神主牌位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麻醉国内阶级斗争运动。
第十八章 猛将郝摇旗
雄鸡一声天下白,一声鸡鸣里,闯营迎来了新的一天——前提是营寨里真有一只鸡的话。
这样说其实也不对,因为老营营寨里,本来确实是有一只专门用于打鸣的公鸡。唯一的问题在于,今天早上这只公鸡掉进了某人的肚子之中,自然是打不出鸣来了。
李自成病体还没有痊愈,尚在内宅中休息。刘宗敏和高夫人则都气坏了,刘宗敏自不用说,他的脾气本来就有些暴躁,高夫人则一贯温柔和蔼,连她都生气了,可见这件事实在是做的过分了。
刘宗敏一手提着马鞭,恨不得一口气抽死面前的偷鸡贼,却让李过和刘芳亮两人劝阻住了。白净俊俏的刘芳亮压住刘宗敏的右手,连番劝说道:“捷轩、捷轩……将爷,刘将爷,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啊,郝摇旗多有战功,一只鸡的事情,何必这样动怒。”
李来亨刚刚被这番嘈杂的吵闹声惊醒,他一边打着哈欠,一头长发还没束起来,乱糟糟仿佛鸡窝一样。站在李来亨边上的李双喜也是同样一副模样,只是李双喜看起来更加邋遢和犯困。
李双喜见怪不怪地对李来亨说道:“嗨呀,又是郝摇旗,这个家伙都不知道是第几回犯事了,我看迟早让刘将爷砍了头。”
郝摇旗?
李来亨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他倒有些熟悉。后世历史中,大顺军一路败退到湖南后,当时只是区区一员偏将的郝摇旗趁乱崛起,成为了南明湖广督师何腾蛟的心腹,后来更是得到永历赐名为郝永忠,成为了闯军余部演化出来的抗清势力夔东十三家之一。
不知何时,李自成的亲兵卫士,那个嘴巴特别臭的党守素也站在了李来亨和李双喜两人身边。他仿佛忘记了昨天讥讽李来亨的事情,现在一张刁毒的嘴巴,又去挖苦郝摇旗了。
党守素看着郝摇旗跪在刘宗敏面前,戏谑道:“郝摇旗立的战功比老子还多些,但他时不时就要犯事,不是违反军纪私自抢掠,就是干脆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如今还不如老子,老子起码是老掌盘的亲兵呢。”
李来亨还是听不惯党守素那一口语速极快、口齿不清的方言,不过倒是渐渐弄清楚了这一大清早,闹的是什么事情。
原来是郝摇旗在老营中清苦了几个月,实在忍受不了嘴里淡出鸟的痛苦来,趁着夜色,居然将老营里唯一一只用来打鸣的公鸡给偷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