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的确是一种极为巧妙的办法,但一来因为技术有限,所谓的深井还是深的有限,二来随着时间推移,渗井容易堵塞,沙土净化能力也有限,很容易污染附近的地下水,导致地下水硝化,最终使得水味咸苦。
渗井在中国古代城市普遍使用,在后世民国时期,北平城内有渗井两万五千余口,这些渗井就长期使用后就是一个个污染源甚至瘟疫源,甚至有人怀疑明末北京瘟疫传播那么快,渗井居功至伟。
因此,古代城市水质差也是当时一个难解之题,这也是为何古代帝王都要喝泉水的原因。
“不仅仅是生活污水,还有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污水,也要考虑处理问题,否则百年之后,这个长安城就要变成一座病城!一座臭城了!”
“卑职有罪!”
钟繇急忙请罪,他是真的没想过渗井长期使用可能会污染水源的问题。
这倒也不能怪他,汉代的城池的居住功能其实较弱,更多是承担行政、商业和防御功能,除了官吏外,大部分人都是住在城外的,比如西汉的长安城大半被宫殿所占,和现在计划扩建后的长安城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1517章 西北行(十四)
“新长安这样的巨城是前所未有的,你没有前例可循,思虑不周也是自然,无罪,起来吧。”
马强让钟繇起来后,指向渭水说道“渭水是长安附近最重要的河流,一旦污染了,后果难以想象。
因此无论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都不得直接排入河流,应当先进行处理再排放。
先说生活污水,各坊应在地下修建化粪池,生活污水先排入化粪池中囤积沉淀,届时细菌和微生物会对污物进行分解,上清液则将通过排出管进入污水管道。
沉淀的污物,应设立部门,定期清理,这些污物经过发酵后可都是上好的肥料,可以拉到城外卖给农户肥田。
剩余的污水也不能直接排入河流中,要在城外修建数座污水处理厂,通过格栅、沉砂池,生物降解等方法将污水净化,使污水基本无害后再灌入渭水。”
其实马强还动过是不是要推广沼气池的念头,毕竟都建化粪池了,沼气池也就是在化粪池的基础上改改,但很快马强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一旦修建沼气池,那么就有一个维护的问题,沼气池修起来其实并不难,但需要定期的维护,而且产出的沼气也很难稳定,百姓如果将沼气当燃料会时常出现烧到一半没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