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比如张豆的妹妹张叶,就来到了一个新建立的营地。

这个营地位于昌平,靠着河水。

张叶有些胆怯的看着面前的健妇。

这个空地有一百个妇人,后世西方有一句俗语,叫做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何况这里有一百个妇人,虽然因为害怕不敢大声吵闹,但小声的嘀嘀咕咕却是不停。

“好了,都闭嘴!从今日起,我就是你们的头!你们可以叫我丁大娘,也可以叫我丁头,你们命好,遇到了我们营主,不光不会死,还会有好日子过。”

张叶有些紧张的抓着衣角,在和张豆分开的时候,张豆就和她说过,即使被充做营妓,也不要寻死,一定要等他救她出来。

好日子……哪里会有什么好日子。

“别不信,你们啊,也是命好,是个女儿身,营主不要你们去挖矿,让你们去织布”

虽然战俘多,但去掉被挑选入伍的精壮后,其实能去挖矿的并不多。

年纪太大的老妪和老翁,被送到了后勤,负责烧饭、砍菜、洗衣的杂事。

剩下的成年男子和健妇才能挖矿,还要考虑到男女有别,男子负责挖矿,女子负责洗矿和运输,完全分开,洗矿和运输虽然也累,但比起挖矿无疑好了太多。

至于像张叶这样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少女,力气不足,还爱哭哭啼啼,马强想了想就让这些人去扩大纺织厂了。

《礼记》: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

很多后世人都喜欢说中国古人过于早婚,迫害女性,但实际上从周朝开始,人们就发现了女子早婚的危害,因此提倡女子过了二十再结婚。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后,各国之间战争不断,人口成为了统治者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不断缩小适婚年龄,甚至强制婚配,比如后来的晋朝,就有“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的法律,等到了北周,干脆再减小到十三岁。

要不是必须等女子发育后才能生育,这个年龄一定还会继续往下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