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家族棉田最大,每年收获数量也最大,他们确实有底气直接卖棉花,市场也遍布各地。
这里面其实也隐隐含着一种商业竞争,独孤家和张家在竞争长安市场,论成本,独孤家是自己的棉田,看似占很大优势。
但棉花要雇人采摘,还要万里运到长安,还要交给侯莫陈家轧棉,算下来每斤也要两三百文了,和张家的成本也差不多。
如果低价血拼,独孤家的棉花凭借数量庞大,确实可以挤走张家,独占长安市场。
但问题是,独孤家族也知道,棉花盛宴不会太长,一旦棉花在内地推广,他们的高利时代就结束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打价格战血拼,最多是差异化经营,比如张家只卖成品,独孤家就卖散棉。
独孤长秋直接把郭宋请到店铺二楼就坐,茶童给他们上了热茶。
“周将军找过豆卢广原了,颇有收获,感谢秋翁的协助!”
独孤长秋摆摆手,“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关陇世家出个别败类也很正常,我只是希望关陇世家的名声不要被个别家族败坏。”
郭宋淡淡笑道:“这倒不会,关陇世家本来也不是什么势力集团,各家有各家的利益,如果真是势力集团,朝廷也就不容了。”
独孤长秋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暗骂自己不会说话,他连忙道:“关陇世家在隋末时确实是一个势力集团,但唐朝建立后,势力集团就解散了,泾源兵变后,大家为了抱团取暖,在成都成立了关陇会,但返回长安又是一个转折,大家回到长安后,关陇会就名存实亡了。
大家聚在一起,要么是缅怀祖先,要么是讨论赚钱之道,谁也不敢谈论时政,就怕一转头就被出卖了,现在只是因为百年交情,各家的关系还比较好,独孤家一直能成为领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独孤家是唯一从政的,大家都希望能得到独孤家族的帮助。”
郭宋微微笑道:“秋翁不用刻意解释,关陇世家的情况朝廷掌握得很清楚,到目前为止,各个家族都是按照朝廷希望的方向去发展,发展商业和工坊业,而不是去囤积土地,扩围庄园,这一点做得很好。”
独孤长秋试探着问道:“有传闻说朝廷要清理各地大庄园,是真的吗?”
郭宋点点头笑道:“看你怎么理解清理两个字,朝廷也要讲道理的,大家都是都真金白银买的土地,不可能直接没收,那会惹来天大的麻烦。”
“那清理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朝廷确实要对各地除了安西、北庭和丰州以外的荒废庄园课以重税,当然前提是合法购置的庄园,如果是强占的庄园或者朱泚手下的庄园,会直接没收,没有什么可说的,之所以课重税也并非针对农田,而是针对闲荒土地,占了一万亩良田却不耕种,那么就得多交税赋,五倍或者十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