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临近腊月,才算是到了交州。至此,刘备出巡的第一年,基本上算是走完了。后续第二个年头,算是下半程,全军可以弃马登船,不再经受车马颠簸。
刘备看了行程,一开始还担心第218年全年的巡幸,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度过,会不会耽误太久,迁延日月。
但真正上船之后,刘备就意识到完全是瞎担心了。主要是他作为北方人,最近几十年都没坐过海船,根本不知道现在的海船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毕竟,之前周瑜、甘宁用于发现北海道、库页岛、勘察加乃至阿留申群岛最西端几个小岛的海船,都是十年前的科技了。
这十年里,朝廷在休养生息,没有上规模的官方基建投资,可民间工商物流行业的投资,可是丝毫没有放缓。
世家豪强和富商家族,都是为了从“租庸调输”法的“运输折价”部分薅到更多利润、赚出更多差价,而自发百花齐放,各种想尽办法提升船运效率。
后来扶桑的佐渡金山、石见银山、别子铜山,还有旅汉群岛的铜山纷纷发现、勘探、逐步转入开采。这都需要海船把贵金属和铜材安全运回中原。
而马克思早就说过:当市场产生一种需求,它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技的进步。
这一真理,在如今的大汉海运业上,当然也适用。
第063章 航海保险
刘备这趟为期两年的出巡,下半程海路部分的始发站,是南海郡的番禺港,也就是后世的广州。
在后世很多对三国不太熟的人印象里,似乎交州这地方,核心治所就该是这番禺县,毕竟后世的广州多发达,而岭南其他地区似乎早年都是穷乡僻壤。
但事实上,在汉末乱世开启之前,交州的治所一贯是在苍梧,也就是后世的广西梧州。
究其原因,自然是因为原本汉朝重河运而无海运,所以番禺作为珠江入海口,重要性不太强。
而在重视内河航运的时代,作为珠江西江三大支脉交汇点的苍梧,便成了交通要道、重中之重。因为当年秦始皇的修“灵渠”运河,沟通的便是珠江与湘江——
确切地说,是沟通的珠江的西侧支流西江的支流漓江,与湘江的支流澧水。而桂林漓江就是在苍梧汇入珠江西江的,这种扼运河出口咽喉的位置,才配当三百年的交趾刺史部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