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粮食严格来说原本也不算军粮,因为囤军粮的重要城市并没有失守,田豫田畴始终在固守要害,这些粮食是从被烧杀的百姓那儿抢来的。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粮食被烧了,一旦汉军光复之后,朝廷不可能眼睁睁看着逃避战乱的流亡百姓饿死,这就得分出军粮漕粮来赈灾,那样也可以变相拖延汉军的战争潜力。

太史慈知道这个重要性,见追也追不上,只好顺势改为猛攻断后之敌放火的营寨,杀散了数千放火残敌,尽量救火抢救物资。

很快,只是拖后了两三天的诸葛亮也赶来,跟太史慈一起合力,把断后打阻击的、落在最后的那一部敌军歼灭了,救火救回来相当一部分物资。

拓跋力微和楼班以为自己总算是断尾求生、狼狈找小路翻过了燕山。

殊不知,因为翻山绕路比较慢,当他们重新离开燕山山区,分别在白檀邑和白狼邑集结的时候,拓跋力微在白檀邑遇到了张飞带来的两万骑兵部队,而楼班也在白狼山遇到了赵云逆辽河而来的两万骑兵。

拓跋力微身边此刻至少还有十一万人战斗力保持完好的鲜卑青壮,以及一两万的伤病员。

楼班那边,也有四五万乌桓战士,加上一部分他往东绕行路上收编回来的辽西令居围城部队(之前围困辽西郡治令居,跟守城的田畴对峙的那部分人马)。

草原联军还有总共十七八万能喘气的人,也就是说这次入关,主力这一路近二十五万人,永久性折损至此也才六七万人之间,

其中跟诸葛亮打的时候折了三四万,跟太史慈打又折了一两万。剩下的则是伤病加重、军中劳顿瘟疫逃亡折损,七七八八的损失。

按说十七八万部队从人数上来说,还是有战斗可能性的,对面张飞赵云加起来才五万呢。

可实际上,这十七八万人已经被各种疲惫、疾病、士气涣散、因为反复中计而心生迷茫恐惧,给折磨得不要不要的了。

再把根本上不了战场的伤病员一扣,真正拿起武器的最多也就十四万人,这跟张飞赵云的人数比例差距,也就从四倍跌到了三倍以下。

而最关键的是,张飞赵云驰援而来的,那都是骑兵为主。

之前诸葛亮、太史慈要做那么久的局,各种拉扯迟滞,却不能给决定性的一击,关键就在于诸葛亮太史慈的骑兵比例比较低。

看似每次四万或者两万战兵出战,实际上草原联军只要避战逃跑,诸葛亮和太史慈那各自只有几千人规模的骑兵,是不敢追着十几二十万人追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