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只有一种情况是例外,那就是如果这个已经当上了外婆的女人,她没有妹妹,他自己本身是姐妹中最小的那个,那她就不能分出去,她得负责一直养自己的母亲,也包括养舅舅们养老送终。
正因为这种“成为外婆就分出去、最小那个即使成为外婆也不能分”的制度,形成了幼子女继承制,因为最小不能分出去那个,扛了母亲和所有舅舅的养老,如果老人死后还有留下东西,当然要归她。
匈奴人和鲜卑人以及其他部分幼子继承制的游牧民族,显然也是从这儿来的,只不过他们在父系母系的问题上学习汉人进化过去了一半,但继承制没进化,所以是个半进化的四不像。
当然,这也跟海岛文明和大陆文明的自然危险程度不同有关。历史上凡是出现物种隔离、缺乏猛兽的海岛文明,都更容易长期保持母系社会,
因为威胁到人类安全的虎豹熊少了,女人就可以更不依靠男人。比如哪怕到了近代,还有很多欧洲人类学家,在东南亚和大洋洲发现母系原始部落,那些岛上都是没有猛兽能杀人。
性别的平等都是跟“能杀死人类的外力”风险成反比的,生产力越发达,人类越缺乏天敌,自然选择的杀戮过滤越少降临到人类头上,就越平等。反正没有男人也能安全地活得下去。
大和国如今的女王,说到底也只是所有“诸侯”的总外婆而已。下一任的女王,会是她最小的女儿,或许就是《古事记》上的神功皇后吧。
再往下,“应神天皇”或者说八幡神应该是真人真事了,他原本应该是第一个真正的男性天皇(当然他活着的时候肯定没有“天皇”这个称号,应该是后人追封总结的)。
从考古学来说,曰本人从公元250年左右进入“古坟时代”,开始首次出现统治贵族的大型陵墓。估计应神天皇本来就该是240~250年,才被他母亲生下来。
而且按照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转折点,应神天皇极有可能是神功皇后最小的幼子,因为再之前都还是幼子继承制嘛。
这样一来,神功皇后四十岁左右才生应神天皇,就很符合生物学,神功皇后七十岁死的时候,才二三十岁的应神天皇继承母亲的城邑。
按照曰本人的考古学,应神天皇也是最早正式从朝鲜半岛引入汉字的,一切就很合理了。
只不过,后世的子孙理解不了母系社会,或者说曰本早期史官和统治者接受不了这种历史。
为了强行把应神天皇凑成“她母亲和第一个男人、也就是前代天皇生下的子嗣”,跟前面的编造再接轨,就只能把他从一个二三十岁的太子,编造成了七十岁的太子。
在诸葛亮的考证下,后世曰本人的编造,基本上也就清晰了:
首先,所谓的从公元前六七百年、也就是中原的东周初年,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00年左右,这五百年的历史是“欠史八代”,完全是编造的,当时没有任何国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