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初代汉人移民到了南方热带雨林后、繁衍生息,在当地生出第二代汉人,这个问题就算是彻底解决。

而大汉对南方的全面开拓探索,最早也不过是196年左右,当时鲁肃才第一批造好了去南洋贸易探险的大海船,后来由步骘带着南下探索。

这么算的话,到203年,大汉百姓热带海洋开拓,满打满算才第七个年头,周瑜那边,更是才第五个年头。哪怕已经有汉人二代在当地出生,至少还要再过个十五年,才能形成完全适应的生力军。

在此之前,还是半年寒冷时间探险活动、半年炎热时节蛰伏吧,自然规律不可违抗。

而刘备这次派出的劝降使者,是会稽郡守虞翻。本来还想过孙权手下的二张,但他们年纪太大了,身体也不适合出海漂泊,而且这些人还是流亡北士,不如江东本土人相对更适应南方气候。

虞翻祖籍会稽余姚人,就是本地的,而且在孙权手下时也算是上流名士了,声望和影响力不错,让他带着孙权给周瑜的信,分量应该足够。

周瑜得信后,还得准备,而且要等北归的季风气候,这才拖到了入冬才开始航行北上,腊月回到中原。

为了庆祝周瑜带着夷洲等地归顺,加上孙权、曹昂等人归降也才第一年,刘备也在新年之前,召集了孙曹两家的人进京觐见。

这样既可以进一步控制地方,宣示朝廷的权威,也好趁机淡化孙曹等家族对原本领土的影响力。

孙权和曹昂等人虽然内心有些惧怕,但兵权都已经交完了,也不可能反抗,只好是谨小慎微乖乖进京。

毕竟,刘备哪怕统一后解散了一部分军队归农、转为军屯,那至少还捏着五十万作战部队呢。孙曹内心不服也没得选择。

……

自从投降之后,一年多来孙权还是比较谨慎的,基本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有韬光养晦的觉悟。

刘备为了防止他疑忌,也很宽容地没有要求他立刻搬回“乌程侯”的封邑、吴郡乌程县。

甚至都没有褫夺孙权的嫡系护卫兵力,让周善、丁奉等孙家自己的年轻侍卫将领,可以继续为孙权效力,带了几千人控制孙权的驻地合肥城。

当然了,孙家的势力也就仅限于此。至于朱治和吕范,那都已经是直属于大汉朝廷的汉臣了,现在跟孙家没关系,他们自己做地方太守做得很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