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是比高岭土更加坚硬的成分,毕竟前者松散似土,后者已经算“石”了。这两种土石高低搭配,共同构成了运河施工的顽疾。

蒙脱石没有什么如今工业技术条件就可以大量利用的场景,这也是一种火成岩(火山活动形成岩)在碱性环境下作用反应产生的、不太硬的石头。

可见桐柏山这地方,自古地壳运动隆起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垭口山脊那一条,下面才那么难挖,有花岗岩和大理石(火山岩主要包括玄武岩和花岗岩)。

往两边山坡下来,花岗岩少了,次生反应形成的火成岩如蒙脱石却多起来了。

李素后世对蒙脱石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一味止泻药“蒙脱石散”的层面,也就是药店里常卖的“思密达”。

思密达的唯一有效成分,就是纯净滤取煅烧粉碎后形成的蒙脱石细粉颗粒。这东西比吃观音土吸水止泻更有效也更安全,用量容易控制。

但如果不遵医嘱吃多了,止泻也是会转为便秘的,再严重吃多,就是跟吃观音土一样涨死,说到底也是利用了膨胀土的物理特性。

李素既然知道这些问题,当然知道如何排除迷信,宣扬科学,让大家有信心,同时科学地克服这些困难。

再配合一点别的手段,争取部分实现变废为宝,分摊一些额外增加的运河施工本钱。

……

此时此刻,面对那些叫嚷着“挖穿桐柏山垭口是逆天而行、遭天谴被息壤所阻”的文官,李素直接拿出了他乾纲独断的一面。

他先是记下了那些反对的荆州官员的身份,呵呵,里面为首的居然正是蒯良家的那个蒯祺。作为襄阳、南阳一带的本地文官,他们参与到这个项目中也是很自然的。

还真别说,蒯家也就蒯良蒯越兄弟还有点才能,有点担当(虽然也是个保住地方小利益集团的货色,没有大格局远见),但他们的子侄辈,第二代,是真的不行,毫无魄力胆识,也谈不上远见。

历史上他们投曹后,后人泯然众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素对于这些人,第一代可以量才使用,但对他们的后人继承官位,就要严格审查。科举制对付的就是这些没本事但是有家世的官n代。

拉好清单、在内心大致审视了一番他们反对的不同动机后,李素对于那些别有用心就是想扯后腿的,就要严厉打击。对于那些只是担心滥用民脂民膏、浪费民力的官员,则要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