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过程中关羽几次精妙拉扯斩了颜良蒋义渠和魏越,但关羽一方也付出了习珍潘濬等部曲。杀敌逾倍,但自己也死伤了一万五千多人。

战后袁绍考虑到安抚降人的需要,加上雒阳当时已经是前线四战之地,朝廷不宜放在那儿,所以恩准雷薄等人继续参与雒阳的防务,没有改编其部队,也没有要求换防。

有了当初拒绝关羽招降、逼关羽陷入陷阱这一层历史恩怨,雷薄这些“二姓家奴”在刘备阵营那边也是挂了黑号了,他们心里都清楚。

要是再有雒阳易主的情况,雷薄这些人是没机会保留官职投降到刘备那边去的,只能要么逃跑,要么死战。

谁都知道刘备很痛恨那些参与过袁术谋逆的将领,除非是荀正张勋那些一开始就主动投的,勉强还能保留点官职。但凡是抵抗过,或者在袁术谋逆的正面战场上做过贡献的,哪怕是桥蕤都没有好下场,何况是雷薄呢。

……

这一次,袁绍要求一部分部队撤出雒阳防守后方,雷薄等袁术旧部、二姓家奴,和雒阳城内的袁绍嫡系部队将领陈宫、郭援,就开始各怀异心了。

雷薄一开始心中暗忖:“这种可以提前逃跑后撤的机会,要是不赶着抢,陈宫、郭援这些人比咱更是袁绍嫡系,咱如何抢得过?

要是陈宫东撤回虎牢关,咱却在这儿继续死守,关羽迟早是要强攻雒阳城的,最后还不是死路一条?不行,得想办法。不管是许诺给陈宫好处,还是别的什么办法,总归要让陈宫同意把这个先撤的逃命机会让给我们。”

怀着这个心思,当天傍晚,雷薄就主动去临时被改为河南尹官署的原南宫嘉德殿偏殿,跟陈宫商量退兵事宜。

刘协没死之前,因为雒阳南宫屡次被破坏,已经彻底焚毁,所以把原址改成了百官衙署。当时皇帝身边人也不多,刘协也没条件奢侈,光靠剩下的雒阳北宫当皇宫就够了。

反正南宫的地基和道路、宫城围墙还能用,在原本基础上修修补补,用回收的材料盖点小房子,就够很多衙门用了。

雒阳的大臣们就是在这样不伦不类的环境里办公混日子的。

不过,让雷薄没想到的是,他找到陈宫之后,陈宫对于“由雷薄带兵执行后撤协防支援任务”这一点,并没有反对,丝毫没打算跟雷薄抢夺逃命的机会。

这让雷薄非常诧异,也非常喜出望外,饶是陈宫不需要他贿赂,他还是不好意思起来,觉得应该把他一开始就打算送给陈宫的财物,仍然送出去。

陈宫可以不要,他不能不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