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要骑兵暂时跑得掉,拉开距离让马超找不到他,找片稀树草原随便弄点木头,临时扎木筏都能过黄河。
只要肯弃船,马超就摸索不到他的行动轨迹逻辑了,处处都能偷偷渡河。
可惜,成廉如此果决,还是不够快,他带了两三千反映最迅速的心腹部队从米脂镇往北逃离的时候,马超的部队已经如燎原烈火一般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围裹上来了。
成廉最后居然不得不选择壮士断腕——往北逃的时候没有带自己的旗帜,没有带任何笨重拖慢速度的东西,还利用反应慢的少数友军担当断后阻击和诱饵。
马超以为成廉没有离开米脂镇,就花了点时间慢慢围攻镇子,最后虽然也杀伤俘虏逼降了一两千人,却耽误了时间。
没有第一招出手就秒了成廉,这让马超很是不爽,觉得自己这两天的趁夜行军和一人三马布局都有些浪费了——两年多前自己使出这一招的时候,可是在居延海边连郭汜都干掉了。
区区一个成廉,不该手到擒来么?难道成廉比郭汜还值钱不成?
这也不怪马超骄傲、料敌忘了从宽。实在是马超这人的智力,从来不擅长揣摩人性。他忘了成廉这种游击将领是没有面子包袱的,不怕丢人。
而郭汜好歹是跟着李傕挟过皇帝、被刘协封为过骠骑将军的人,人家地位高架子大,最后就会被挤兑得下不来台阶,遇到看似稍稍有点机会翻盘的敌袭,就放不下偶像包袱卑微逃命。
举个最极端的例子,郭汜这种还算是好的,得有“九死一生”的机会时才会赌。要是跟项羽那样,当过天下霸主的,哪怕“十死无生”,都不会逃的。
不管怎么说,虽然没有一招奇袭秒掉成廉,马超也很快收拾情绪,狂飙突进分兵往肤施等处猛追,就撵着成廉求仗打,但凡有成廉麾下骑兵敢停下逃跑的脚步回身接战,马超就兴奋异常。
整整两天一夜的追袭撒网之后,马超数次小战胜捷,每次歼敌几百、千余规模,斩获俘虏颇丰,把成廉的部队剪除到了只剩九千余人,接近四分之一的兵力在部队收回集结的过程中,就损失掉了。
不过成廉也靠着拖延时间逃窜滚雪球,算是把散落各处的部队都集结了回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彻底摸清了马超的兵力规模——
其实,成廉一开始对于刘备军可以动用的骑兵总规模数量,就是有所认知的。
众所周知,跟袁绍开战之前,刘备军可以机动远征的部队,大约是三十二万,其中步兵二十五万,骑兵七万。
刘备在长安无论何时都要留下近万人的总预备队,关羽在河东战场的骑兵也已经超过万人,南边用的骑兵比较少,但李素那儿近万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