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周瑜的情报比较充分,这些日子他仔细搜集了,更关键的是上次张允来的时候,带来了重要的内部部署情报。
周瑜很有把握地说:“刘备军如今总共有32万左右可战的一线机动兵马——总数也有可能有出入,不过留在北方的至少二十余万,留给李素的我很清楚,一共是12万。
这12万里,留在交趾南海郡掌握海船水师、并协防林邑国、同时可以用于骚扰我们会稽南部沿海的,大约一万多。还有留在成都防守的可随时四处支援的精兵、以及在滇南防御掸国反扑、防御西南夷作乱的机动部队,加起来也有一万多。
所以,李素手上部署在整个荆州的机动兵力,不过九万人。其中兵源来自荆南和巴东、宜都等地的久战精锐,不过五万人。还有四万,是原本刘表、袁术的降军。
这九万人,他要在宛城、昆阳—博望一线留三万人,防备雒阳和许昌的袁、曹兵马南下。
汉阳、巴丘两处要害各自留机动精兵一万五千,加起来也是三万,这些部队还要协防长沙、夷陵。
最后三万是襄阳—樊城—新野的守军,以及总预备队。这支部队在李素本人驻地附近,随时可以支援吃紧的战场。所以我军出兵十万配合蔡瑁,兵力是有绝对优势的,只要夺取江陵,机会非常之大。”
第653章 科场见闻
话分两头,时间线回溯到数日之前的十月初三。
襄阳城内,“江南贡院”,第一年的常科南场考试,已经到了最后一天。
来自整个刘备阵营南部地区三个半州近四十个郡的上千名举子,为了争夺近两百个录取名额,正在进行最后的奋战。
这个录取量在后世科举看来,确实是有些大了,不过毕竟考出来的官职含金量也低些,所以也不存在官员泛滥的风险——
后世唐宋明那些科举只要考出来后实授,基本上也是副县级的官为主。而类似于“县某某分局”的官,历史上是不作为考试选拔的,都是“吏”。
李素设置的科举,四科专业考试考出来也只是县六曹起步,等于县分局领导,正八品。孝廉出来的更是候补郎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实习才能给到上述实职。
而考取后直授县级官职的茂才,每三年取一次,南场一次也才取十几个人,只占总取士的一成都不到。所以每三年凑十几个县令的缺还是有的。
董允、杨仪、费祎这些人,都是今年的考生,他们也有着不同的境遇和参考背景,甚至可以说刚好代表了三类不同的考生——